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云南旅游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做大做强旅游支柱产业,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创新思路,明确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坚定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改革开放以来,依托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全省旅游业快速发展,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全省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着国内外旅游需求不断增长、中国入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启动和西部大开发等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是抓住机遇,尽快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重要决策,是应对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必然选择,是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为此,一定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进一步坚定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二)增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紧迫感。随着世界许多国家和国内各省区市都把旅游业作为重要产业规划发展,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我省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省旅游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刻。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更新的思路、更大的力度、更有力的措施,推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三)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进一步发挥云南的自然风光、民族文化、气候、区位等特色资源优势,围绕“优化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工作目标,突出特色名牌旅游产品开发,加快改革创新和科技兴旅步伐,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运行机制,增强旅游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做大做强旅游支柱产业,推动旅游经济强省建设,为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为此,必须尽快实现六个转变:
――在旅游发展模式上要实现从“政府主导型”逐步向“政府引导调控、市场主导型”转变。改变政府包揽过多的做法,强化行业引导、宏观调控的职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业起步较晚的地区可以结合当地实际确立自己的发展模式。
――在旅游增长方式上要实现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不断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客源结构、人才结构、区域布局和企业结构,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的整体素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