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市信息服务与软件业发展规划(2005-2010年)》的通知[失效]

  许多国家将建立以宽带综合数字网络(B-ISDN)技术为支撑的信息基础结构,宽带的容量及交互性将有根本性提高。随着宽带通信能力的不断增加,低成本的服务活动范围会更广阔、更灵活,应用范围会遍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利用网络发布新产品信息、提供在线服务、获取反馈信息等,成为企业发展的新途径,利用网络开发远程教育快速发展。
  ——信息商品化和服务市场化
  新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信息服务的效果,使信息作为商品进行交换成为一种现实。近年来,信息量及信息需求剧增,构成了较大的信息市场,使信息服务的商业化趋势愈加明显。各商业化信息机构为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不惜花费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进行科研活动,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信息产品,促进了信息服务的市场化发展,从而形成经济信息市场、科技信息市场及综合信息市场。
  ——企业经营国际化和服务异地化
  美国英特尔(INTEL)公司与日本索尼公司公布了—项合作计划,旨在推行一项由英特尔倡导的E-home计划,将现有的各类数字式家电实现数据共享,为今后家电产品利用互联网管理奠定基础。邓白氏公司的企业资信服务遍布全球,由其直接掌管的企业信息有2500万条。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公司都在寻求专业的IT服务商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将其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等服务外包。
  二、国内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发展现状
  在信息产业发展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第一支柱产业的同时,信息服务业也得到了快速成长。至2003年底,我国信息服务业市场规模接近6800亿元人民币,就业人数240万人。信息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快速上升。
  从信息服务业四大门类的内部结构看,传统电信服务已高度发达且相对成熟,其通信能力、服务水平、投资和业务收入不断提高;软件与系统集成服务业保持了高速发展态势,产业规模日趋扩大,其中软件产品出口增长趋势显著;以计算机软硬件维护与支持、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信息技术外包服务为主的信息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网络及数字增值业务服务业则进入快速起步阶段。2003年,电信运营业市场规模为4610亿元,年均增幅达到16.5%;软件及系统集成服务业规模为1500亿元,年均增幅达到36.2%;信息技术服务业为230亿元,年均增幅达到20.2%;网络及数字增值业务服务业规模约208亿元,年均增幅超过100%。
  (二)发展趋势
  预计今后10到20年,我国信息服务业仍将继续迅猛发展。在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信息化的推动下,业务拓展和市场扩张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互联网资源和应用的深入开发,将极大地推动电信服务产业链的网络化转变,并由此带动其他门类及产业的发展。
  1、电信运营业。传统电信业务收入增长趋势将变缓。宽带数据业务和3G业务将成为电信运营业的发展重点,并由此带来一个崭新的业务市场。
  2、软件及系统集成服务业。随着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实施步伐的加快,国内对软件和系统集成服务的需求将日趋旺盛,软件中间件及应用软件市场继续扩大,工具(平台)软件研发和应用推广得到极大发展。
  3、信息技术服务业。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网格计算、VoIP业务等新技术应用得到加强。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度、广度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用户对信息技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向用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IT服务,正在逐步形成一个独立的产业。信息技术外包服务成为另一个趋势,国外专业的信息技术外包服务将逐步向我国渗透,国内信息技术外包服务快速成长。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