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市社区服务业发展规划(2006-2010年)》的通知[失效]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省关于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有关要求,以老年人、儿童、残疾人、城镇贫困户等弱势群体和优抚对象为工作重点,围绕社会福利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社会保障服务,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共驻共建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优化服务结构,提高服务质量,规范行业管理,加快发展步伐,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二)总体目标:到2010年,全市基本建立起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镇建设、产业结构相适应,多种经济并存、管理效益优良、社会互助经常、群众参与踊跃、服务手段先进、覆盖范围广泛和服务门类齐全的社区服务业网络,努力实现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的社区服务业发展新局面。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以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为社区服务业的出发点和归宿,把解决社区居民尤其是困难群众的基本物质文化需求作为首要任务,把满足社区成员普遍而又迫切的需要作为拓展社区服务业的工作重点,把促进社区居民的全面发展作为社区服务业的重要目标。
  2、坚持社区服务社会化的原则。努力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
  3、坚持福利性和经营性相结合的原则。凡属福利性服务项目,以政府主导、公共财政保障为主;凡属经营性项目,以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创办为主,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
  4、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扶持的原则。从各地区、各社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既要注重整体推进社区服务业,又要突出解决薄弱环节和重点问题;既要体现政府支持,又要量力而行防止包揽。要区分社区服务业的不同类别和居民的需求状况,给予不同的扶持政策和扶持方式。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社区公益性服务。
  1、进一步健全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服务。积极构建覆盖社区各类弱势群体和优抚对象的新型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优抚的工作体系和服务体系。一是完善市、区(县、市)、街道(镇)和社区四个层次的帮扶救助和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做到工作有队伍,经费有保障,办公有场所,服务有制度。二是完善动态管理机制,形成科学规范的“五位一体”(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面帮扶制度、配套优惠政策、实物援助、社会互助)的社会救助制度。各区都要建立“捐赠物资调剂中心”,各街道设立“捐赠物资接收站”,社区设立“捐赠物资接收点”,有条件的街道建立“慈善超市”、“爱心家园”,有条件的社区可建立慈善组织。三是完善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确保优抚对象生活水平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四是进一步发展残疾人福利事业,实施“残疾人康复训练和服务进社区”工程,为残疾人创造无障碍的社区生活环境,为有条件的残疾人提供康复、就业、婚姻等方面的福利、援助服务。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