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旅游资源保护、利用和开发的分类指导。区分不同性质的资源,对一些具有重要利用开发价值的景点,应特别注重旅游产品特色、企业品牌和市场运作模式,加大投入,尽快将其开发为品牌;对一些不具备利用开发条件的景点,则作为地方文化事业的组成部份,以保护为主,由政府投资建设管理,重在保护文物古迹,改善生态环境,满足当地居民旅游休闲需求。发挥各类不同资质资源的独特作用,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才能实现区域旅游的协调发展。
目前,针对我省旅游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存在多头领导、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为此建议:第一,省旅游局设立旅游规划协调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能旨在加强省内跨部门、跨区域旅游资源利用开发的统筹与协调。第二,著名风景区及优质历史文化景点的开发管理,应在上级政府的指导下,在当地组建景区管理委员会,以风景区和旅游区为单位,实行旅游区内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第三,对于小而分散的景点,适当下放管理权,以利于调动各市、县(区)及各部门的积极性。
四、整合资源,深度开发,实施旅游名牌、精品战略
抓住“9+2”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机遇,加快建立“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作机制,在“一江三水九珠”的区域旅游合作中树立自己的品牌,加大“广东游”、“珠三角游”的整体宣传力度,扩大我省旅游品牌在泛珠三角以及全国的影响。
广州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历史文化名城,建议以广州为龙头,重点整合珠三角区内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建立优势旅游品牌为目标进行深度开发。广州有为数众多的著名近现代民主革命史迹,如黄埔军校、大元帅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农讲所等,与中山市的中山故居、佛山市的康有为故居、江门市梁启超故居相结合,可以整体开发为中国近现代史迹风景名胜旅游线路。中国辛亥革命历史纪念馆是省政府、省政协、省民革等单位向中央争取的项目,广州市应尽快落实,使其成为展示辛亥革命历史的一个主要景点。赵佗是开发岭南第一功臣,南越国文明史迹是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资源,建议进行综合开发,建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争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广州陈家祠是我省艺术瑰宝,建议依托陈家祠知名度高的优势,进一步整合广州以至珠三角地区民俗、民风、民间节庆、民间工艺等旅游资源,开发出具有岭南特色的著名旅游品牌。
精心打造广州都市旅游,使其成为广州的支柱产业之一,也为市民提供更多休闲的空间。建议将沙面改为步行区,开发中西合璧古建筑群,再现沙面欧陆风情的“鹅潭夜月”美景;大学城是广州新开发的文化名区,建议把大学城纳入广州旅游发展规划,使其成为新的文化旅游风景区;建议把海珠区湿地森林公园和小洲村统一规划,建成小桥流水的岭南水乡风情旅游区;同时,加快广州市北部帽峰山、王子山、大岭山和南部海鸥岛的开发,满足市民休闲度假的需要。
五、发挥市场优势,在市场条件下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