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教材建设,进一步改进“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和“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省委宣传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牵头指导并会同省委高校工委组织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要紧密联系湖南实际,组织编写好准确反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符合时代和实践要求,紧贴大学生思想实际的“两课”统编教材,并纳入省教材建设规划,扎实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工作,在机构设置、师资配备、课题评审等方面采取倾斜政策,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骨干创造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
三、围绕“三化”建设,加强为湖南经济社会服务的应用对策研究
7.深入开展以推进湖南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为重点的应用对策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自觉面向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积极为湖南的改革发展稳定出谋献策。
8.在加强重点社科研究基地建设的同时突出加强应用对策研究基地建设。在现有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基地数量。研究基地主管单位和挂靠单位要加大对基地科研经费的投入,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把基地办出特色,办出成效。
9.大力推进社科研究与决策咨询的有机结合,切实解决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特别是应用对策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转化工作相对滞后的问题。建立重大课题委托研究制度,及时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委托社科研究机构开展研究。充分发挥“湖南省重大决策理论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作用,使哲学社会科学界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10.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要加强对自身所从事工作的研究,探索其规律,并使之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要用正确的理论和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实际工作,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中的作用,努力提高工作水平。
四、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努力打造湖南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品牌
11.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优化基础研究、强化应用研究、突出对策研究的原则,加强毛泽东思想研究、伦理学、消费经济学、湖湘文化、语言学、文学、法学研究、湖南地方史等优长学科建设;重点扶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精神文明建设研究、公共管理研究、公文学研究等具有较好研究基础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努力将“三化”战略研究、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研究、文化产业研究、县域文化研究等应用对策研究提升到基础理论研究的高度,形成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扶持发展一批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使之成为湖南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的生长点。加强湖南社科理论期刊建设,建设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名刊。加大对社科著作主要出版阵地的支持力度,积极扶持优秀社科学术著作的出版。
12.加强社科人才队伍建设,形成在全国有影响的理论队伍。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努力造就一批学贯中西、具有国内国际影响的学者,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青年理论骨干。高度重视新世纪湖南省青年社会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工作,切实加大对“百人工程”专家的培养力度。继续做好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和湖南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的评选工作。要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哲学社会科学首席教授(研究员)制度,提高优秀人才的待遇和地位。要扩大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对外交流,有计划地组织选派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出国(境)进修访问,在对外交流中开阔眼界,提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