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200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200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2005年1月21日 深发[2005]2号)


  现将《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2005年工作要点》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2005年工作要点


  2005年是全面完成“十五”规划各项任务目标、谋划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重要一年,抓紧做好全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根据市委三届十一次全会精神,2005年市委、市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和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发挥深圳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以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坚持“五个统筹”,切实克服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科教兴市、文化立市、人才强市、依法治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坚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促进党的建设上新水平。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万众一心,奋力拼搏,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深圳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2005年深圳市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预期目标是:本市生产总值3832亿元,增长13%;地方一般预算内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34亿元,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3亿元,增长13%;进出口总额1535亿美元,增长7%,其中出口788亿美元,增长5%,进口747亿美元,增长9%。
  围绕上述目标,2005年要重点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1、深刻领会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大意义。把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我们的重大政治任务,重点抓好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完善学习制度,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的自觉性,提高驾驭全局、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在带头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方面做出表率。把做好干部培训工作作为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力争将全市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普遍轮训一遍。教育和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更加坚定不移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自觉地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
  2、切实把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全市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自觉把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同解决本单位、本部门存在的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同党员干部个人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提高“五个能力”和“四个新”的要求,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力争在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等方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以实际行动,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体现在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上,切实把今年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确保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3、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自觉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紧紧围绕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奋斗目标,认真解决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的矛盾和主要问题,突出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紧紧抓住产业优化升级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关键环节,坚持以人为本,把全面协调作为取向,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方略,把改革创新作为抓手,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最终目的,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的各项措施,坚决克服片面追求数量和速度的倾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调控指标体系,以创建“效益深圳”为目标,真正把经济工作的重点转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大力节约能源和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及环境保护,逐步构建节约型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深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以科学务实的态度,高质量编写好“十一五”规划。
  4、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牢固树立“产业为本、产业第一”的思想,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为核心,积极抢占结构调整制高点,主动向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升级,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投资密度、低污染”的项目和产业,大力推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积极构建节约型产业结构,不断增创深圳产业发展新优势。坚持优先发展优势产业的发展战略,继续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物流业和金融业等现有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使我市产业发展形成“四大支柱产业”的新格局。适度提高产业集中度,鼓励、培育、发展大型民族企业,促使优势产业形成产业集群。以“融入世界、服务全国”为目标,以国际化、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为导向,以相关优惠扶植政策为支撑,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建设产业集聚基地为抓手,大力整合全市产业资源,不断提升我市优势传统产业的竞争力。积极把握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引导我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注重农业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大力发展三高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业、景观农业和城市林业,抓紧制定我市林业发展总体规划,加快建设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市政公园和社区公园,切实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和城市林业建设水平。
  5、强化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柱地位。以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为重点,继续巩固壮大电子信息产业,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发展软件外包及外包服务,巩固深圳软件强市的地位。大力促进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医疗器械等优势产业发展,完善数字电视、半导体照明、汽车电子等产业,培育发展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鼓励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完善创新体系,全面提升我市高新技术的自主创新力、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持续吸纳力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强劲带动力和对走向世界的广泛影响力。大力推动深圳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建设。积极向国家发改委申请设立“深圳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通过完善政策,继续加大政府、金融机构对科技的投入,完善包括科技成果评估、交易、仲裁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配套服务的科技中介市场体系。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