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条 从事种畜禽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应在对外供种前2个月向所在地的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应的材料。申请受理机关根据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权限,经审核后批准或者上报有批准权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审核机关应当在收文之日起10日内提出审核意见。
批准机关在受理申请或者收到上报的审核材料后,应在20日内组织专家组按照《
种畜禽管理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到现场核查。对符合条件的,核发《许可证》;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核发《许可证》,并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书面告知相应的权利。
第十七条 畜禽原种场、祖代场和一级良种繁育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符合规定质量标准的种畜禽,并达到规定数量;具备纯种(纯系或配套系)繁育的必要条件;
(二)有1名以上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
(三)具有独立的生产场所及相配套的生产设施,生产场所的选址、布局应当符合动物防疫和环境卫生要求,有完整的兽医卫生防疫措施和制度;
(四)有完整的育种记录、疫病监测记录等生产管理资料,有相应的质量检验人员、设备和检验制度;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从事种畜冷冻精液和胚胎生产经营的单位,除符合前款第(二)、(三)、(四)项规定的条件外,提供冷冻精液和胚胎的种畜禽质量必须符合一级以上标准。
第十八条 二级良种繁育场和父母代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符合规定质量标准的种畜禽,并达到规定数量;
(二)具有1名以上初级以上技术职称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
(三)具有独立的生产场所及相配套的生产设施,生产场所的选址、布局应当符合动物防疫和环境卫生要求,有完整的兽医卫生防疫措施和制度;
(四)有完整的选育记录、疫病监测记录等生产管理资料,有相应的质量检验人员、设备和检验制度;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九条 单纯从事种畜禽经营的单位、个人和孵坊应当符合下列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