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

  (4)推进生态渔业建设。加强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继续认真实施长江禁渔、海洋伏休、湖泊禁渔制度。严格实行海洋捕捞渔船数量和马力双控政策。坚决淘汰和更替严重破坏渔业资源的渔法渔具,打击电、毒、炸鱼等违法行为。增加渔业增殖放流,加快海州湾人工鱼礁群建设,加大海洋牧场的建设力度。科学布局养殖生产,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模式。到2010年,全省大中型湖泊全面实行养殖容量制度。
  2.加快林业建设
  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把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家园作为林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实施绿色江苏林业行动,实现全省森林资源10年倍增计划。通过建设江海河湖防护林、绿色通道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构建稳定的森林生态体系。通过建设杨树板纸一体化等重点林业产业工程,构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到201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0%。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合理生产力布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区域发展、产业转型。大力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能力。加快发展节能、节水工业,积极发展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吸纳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产业。严格限制高污染行业的扩张,从严控制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坚决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以现有开发区和工业小区为基础,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开展生态工业园建设试点。到2010年,建成一批生态工业园区。
  (2)抓好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建立资源开采、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全面节约的管理制度,支持和引导企业淘汰浪费资源的工艺、技术和产品。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充分运用价格调节机制,促进节能、节水、节约原材料和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建设一批废塑料、废橡胶、废电池、废家电、废电脑、废手机、包装废弃物等资源化处理以及废旧汽车回收拆解等处置产业化基地。建设一批再生资源回收集散基地和规模化的再生资源交易市场,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的规模经营和一体化进程,提高社会综合效益。
  (3)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以推行清洁生产为载体,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源头控制污染。不断完善清洁生产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逐步建立企业自觉实施清洁生产的机制。到2010年,纳入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范围的排污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太湖等重点流域的工业企业普遍开展自愿性的清洁生产审核,在化工、轻工、冶金、纺织等行业创建一批高标准、规范化的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在重点流域创建2—3个清洁生产示范市和5个清洁生产示范园区,把太湖流域建成清洁生产示范基地。积极引导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和其他绿色认证。
  (4)积极发展环保产业。研究开发节能降耗、清洁生产、污染治理等环保产品和生产工艺。建立环保关键技术和产品开发生产试验基地,集中力量扶持一批环保产业骨干企业和集团,创办科研、开发、经营、服务一体化的示范企业。培育和建设环保产业基地,重点支持宜兴、常州、苏州等3个国家级环保工业园区建设。按照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原则,推动以资金融通、工程建设、设施运营和技术咨询、信息服务、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环境服务业在环保产业中的比重,增强环境服务业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积极开拓境外环境服务业市场。
  4.发展生态服务业
  (1)发展生态旅游业。充分发挥江南水乡、古镇文化、沿海滩涂等别具特色的生态人文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在旅游开发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坚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实现游客容量与环境容量的有机统一。“十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对环太湖旅游区、宁镇扬旅游区、徐连宿淮旅游区的重点景区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改善周围生态环境;建设水乡古镇、东部沿海滩涂、苏南丘陵山区等生态旅游景区;保护性开发地质遗迹,建设地质公园。在4A级旅游区(点)、风景名胜区积极推行ISO14000认证。到2010年,初步形成环太湖、长江沿线、运河沿线、宁杭高速公路沿线、徐宿淮和盐城沿海湿地生态旅游带,使生态旅游成为我省旅游业的重要品牌。
  (2)培育“绿色市场”。建立保障食品安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实行生产、流通、消费全程监督管理。加强食品流通过程中的安全卫生管理,建立高效率、无污染、低成本的“菜篮子”产品物流网络。按照绿色市场标准,加强硬件建设,逐步推进市场设施现代化。建立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专柜,鼓励开设“绿色商店”、“绿色超市”等绿色市场。积极开展区域性食品安全问题的治理整顿,提高食品安全性。
  (3)创建“绿色饭店”。在全省星级饭店开展创建“绿色饭店”活动。宣传安全、健康、环保理念,推广绿色管理,倡导绿色消费,保护生态和合理使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到2010年,70%的星级饭店建成“绿色饭店”。
  (三)切实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
  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并重,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突出抓好重点流域、区域的环境综合整治,提高资源保护利用水平,切实改善环境质量。
  1.加强重点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
  (1)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认真执行《江苏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实施计划》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以奎河、新沂河、通榆河、里运河等水域为重点,开展综合整治,通过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城镇垃圾处理、工业污染防治、截污导流、区域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治理、饮用水源保护、环境管理能力建设以及禁磷等工程,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到2007年,淮河流域水质进一步好转,南水北调东线水质全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2)长江江苏段水污染防治。在沿江开发中,要根据长江水环境容量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统筹规划沿江产业布局结构,严格控制高消耗、高污染产业的发展,严禁新上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经过评价可能导致环境质量恶化的项目。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重点地区,禁止任何新建项目上马。加强对沿江产业园区的环境管理,园区建设和进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对取水进行水资源和水环境论证。加强对外秦淮河、十圩港等污染严重的入江河流综合治理。强化有机化工、制药、造纸等行业的污染治理,严格控制排入长江的有机毒物总量。研究解决沿江地区达标尾水出路问题。到2010年,长江干流水质继续保持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主要入江河流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岸边污染带发展趋势得到全面控制。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