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完成,对提升自治区农业发展的市场形象,促进农业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规范农产品市场,将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1.极大地提高我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新疆具有生产无公害优质农产品的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规划的实施,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的支撑和服务下,增强新疆农产品生产的自我调控能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产规模,提高新疆农产品的市场准入能力。同时,由于农产品品质的提高,达到国内外市场标准,可极大地提高新疆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2.有效地改善我区农业开发和投资的大环境。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将有效提高自治区农业发展的社会地位,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增强农业发展后劲,进一步改变农产品无标生产、无标上市、无标流通的状况,积极改善自治区农产品市场环境。
3.有效地提高消费者生活质量。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将积极地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并以健康为主题,降低食物性危害的可能性,促进消费者健康消费,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会产生明显的社会效果。
4.普及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农牧民的素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技术规程的实施,将加快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及推广,有力提高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推动自治区农产品建设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同时,通过标准的系列培训,农牧民可以掌握先进的农产品生产和管理技术,而且整体素质将得到不同程度提高。
5.改变生产方式,促进农产品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将有效改变农产品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通过技术高位整合与优化,资源的利用率将大幅度提高,技术的普及率将达到90%,化肥和农药的利用量将有所减少,资源投入降低,为新疆农产品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6.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将给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优质农产品安全生产,可使农产品在现有生产利润的基础上新增利润10%以上。同时,由于农产品质量和产量的提高,可有效地提高农牧民收入,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
(二)生态效益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对自治区大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将产生积极而明显的作用。
1.推动自治区生态农业健康发展,促进生态环境走向良性循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实施过程中,可有效降低农药、化肥在各类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量,从而减轻农村面源污染。这对维护区域内各类生物链的良性循环、促进干旱荒漠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积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