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科技厅等部门关于浙江省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技促进纲要的通知

  (七)科技扶贫工作重点。
  按照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以把欠发达地区培育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目标,把科技开发和推广作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举措来抓,全面加强欠发达地区的科技工作。把提高欠发达地区特色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农民科技素质作为科技工作的重点,用高新技术和实用先进技术改造欠发达地区的林果、茶桑、蔬菜、食用菌、食草畜禽、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山海协作工程”要突出科技扶贫,鼓励发达地区的科技人才不定期到欠发达地区传播知识、合作研究和共同开发,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科技扶持的力度,增强欠发达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民技术培训,重点开展特色农业产业技术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围绕“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实施科技促进工程。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继续组织实施科技推广项目,增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围绕欠发达乡镇绿色特色农业的发展,以专业技术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载体,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提高主导产业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充分利用结对帮扶的政策,促进大专院校、科技单位与欠发达地区开展科技合作,引导知识、技术、人才等科技要素向欠发达地区流动。
  四、建设农村科技创新体系
  (一)建立完善农村科技创新体系,提高源头创新能力。
  1.建立以企业为科技创新主体、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把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依托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国内领先的特色农业科研机构。鼓励有实力的工业企业创办技术研发中心,推动科技型企业发展。深化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推行技术要素参与分配,吸收科技人员参股、入股,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加强创新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探索拔尖人才成长与团队创新机制,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机制,与国际接轨的人才、产品、企业孵育与集聚机制。
  2.加强源头创新技术平台建设。打造知识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品创制中心(研发中心)。调整优化增建重点实验室,扶持学科性专业研究所,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择优扶持优势领域,增强其自主创新能力。围绕区域特色块状经济的提升,扶持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高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围绕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和企业群的改造提升,扶持一批科技研发中心,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3.加强科技协作攻关。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提高产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普遍意义的关键技术为重点,组织各方力量,开展协作攻关,推动技术创新。围绕粮食(食物)安全保障、农业增效、生态安全三大主题,选择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常规技术升级、紧缺资源替代技术、科技领域拓展和科技平台建设五项重点,组织多学科协作攻关。
  (二)构建农村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集聚示范体系,提高现代农业和乡镇企业发展水平。
  1.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计划,支持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匹配和省级项目的实施,组织推广一批农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择优扶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提升科技含量,做大扶强一批农业科技企业和科研推广机构。
  2.加快农业特色科技园建设。围绕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和特色支柱产业培育,加快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和示范基地建设,调整优化中试基地结构布局,推动科技成果示范和推广。创建农业特色科技园,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立技术服务中心,孵育一批科技农场、科技大户、科技企业。
  3.加快星火特色产业集聚平台建设。支持年产值超百亿元的工业园区和年产值超十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专业园区的科技进步与创新,支持乡镇工业专业区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技术中介、成果转化、科技信息、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服务,联合推动一批乡镇工业专业小区孵育成为星火特色产业集聚区,提升区域块状经济发展水平。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