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科技厅等部门关于浙江省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技促进纲要的通知

  4.环境保护与再生能源技术。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无害化处理的科技攻关,推广应用无动力生化处理技术。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研究推广适合农村要求的节能环保技术及设备,推广应用太阳能和沼气等清洁能源,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四)提高农民素质与生活质量科技工作重点。
  1.农村教育文体科技。围绕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教育技术手段,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在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农村职业技能教育和农民素质培训。把科普教育与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结合起来,把推广现代科技与弘扬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把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与增强农民身体素质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农村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提高农村文化、体育活动的科技含量。
  2.农村卫生科技。全面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研究推广农村公共卫生技术、健康保健技术,加强地方病和传染病防治技术研究推广,提高农民健康素质。研究推广避孕、节育、优生、生殖保健技术和产前诊断技术,提供知情选择和优质服务,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3.农村科技普及。加强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传播,提高农民群众科学素养,积极引导农民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加强农村科普队伍建设,制定鼓励为广大农村进行科普创作的政策措施,创作出更多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适合农民的科普作品。充分发挥农村各类技术服务、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网络和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乡村干部、乡土能人的作用,结合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开展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科普活动,提高农村文明程度。
  (五)农村科技服务工作重点。
  1.农业生产技术服务。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完善国家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鼓励发展民营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国家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切实承担起公益性服务职能,加强重大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建立健全动植物病虫害及农情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积极开拓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的经营性服务,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适用技术的普及。大力支持民营农业科技组织的发展,鼓励开展专业性、区域性、实用性技术服务。
  2.农村非农产业技术服务。适应农村二、三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加强农村经济技术服务,开展经济咨询、成果展示、技术交易等活动。加强农村中小企业技术服务,提供技术信息、咨询和转让服务,提供产品研制、技术开发服务。加强农村建设技术服务,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农民住宅建设等技术展示活动。
  3.农村防灾减灾与安全技术服务。注重研究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对工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安全带来的重大影响,开发防灾减灾关键技术。开展洪涝灾害、气候灾害、地震地质灾害、旱情灾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预测预报与抗灾减灾技术服务。加强防范与控制农村重大事故、农村社会治安等技术服务,确保农村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
  4.农民生活技术服务。围绕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构建农村教育、卫生、文体等农村公共科技服务体系,开展健康技术、生育技术、保健技术等服务,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培养农民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六)区域科技工作重点。
  1.以建设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带为目标,围绕环杭州湾外向都市型高科技农业、温台舟水产养殖蓝色农业、金衢丽高效绿色农业三大区域农业产业带建设,以推广优良品种和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为重点,建立三大类型科技示范区,加快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带的共性技术研究,增强农业生产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科技支撑,依靠科技进步改造传统农业,提升三大特色农业区域的市场竞争力。
  2.以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围绕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建设,加快建设国家或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企业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尖端技术,增强企业和区域创新能力,提高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协作的特色块状经济和骨干龙头企业的科技支撑力,培育一批制造业“单打冠军”。
  3.以建设科技强县(市)为目标,广泛开展科技工作强县(市)创建活动,加强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推动科技兴县(市)。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