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建成“五大精品旅游区”
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部分旅游景区(点)可进入性较差是制约我省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我省要继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旅游发展条件。
(一)交通设施建设。完善双流国际机场和9个支线机场的信息咨询、旅游形象宣传等配套服务设施。加快甘孜州旅游机场建设的前期工作进度。大力推进以成都为中心,通达省内主要旅游城市、旅游景区及周边省市区旅游快速通道建设。加快西昌—攀枝花、“三山(峨眉山、瓦屋山、周公山)”环线、亚丁—中甸、亚丁—泸沽湖等重点旅游公路的工程进度,完善九环线东段、西环线和成都—亚丁公路沿线的波形防护栏、标识标牌等交通安全设施。
(二)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根据旅游发展的实际和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要求,加强对旅游“吃住行游购娱”诸要素的协调发展,延长旅游产品链、服务链、经营链,提高旅游经济的整体效益。编制完成《四川星级宾馆饭店发展战略规划》,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不同层次的酒店建设,努力提高酒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经济型酒店要确保安全、舒适、卫生。进一步加强社会餐饮、购物、娱乐、医疗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三)旅游城镇建设。进一步完善成都市作为旅游口岸城市的配套服务功能,着力打造历史文化街区和旅游购物区,加快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城市的步伐。积极支持雅安、攀枝花、宜宾、德阳、泸州、广汉、西昌等城市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加强阆中古城的保护和旅游开发,抓好耿达、磨西、香格里拉(日瓦)等重点旅游城镇的规划建设。
(四)旅游信息化建设。按照《四川旅游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加快实施“金旅工程”,进一步完善旅游电子政务系统,加强旅游景区信息化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旅游行业网络化管理水平和旅游服务质量。加快旅游电子商务建设,积极构建四川旅游目的地营销管理系统。
“五大旅游区”及九环线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要按规划要求完成建设项目136个,投资68.6亿元,基本完成精品旅游区建设目标任务。五大旅游区要继续增强对全省旅游产业的拉动力,确保实现旅游总收入420亿元,力争达到435亿元。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发展生态旅游是推动我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我省要把生态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保护中开发、以开发促保护。加快西环线的生态旅游开发,整合沿线旅游资源,提升沿线主要景区的建设档次,建成较成熟的旅游环线。要保护和开发好四川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注重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完善亚丁、泸沽湖两个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攀西阳光生态旅游区要加快编制规划,加大红格温泉度假区、二滩森林公园、格萨拉等旅游景区规划建设的力度。加快蜀南竹海生态旅游区、嘉陵江沿岸生态旅游区、光雾山—诺水河生态旅游区、龙泉湖—三岔湖生态旅游区的规划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