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的通知

  基础件行业要支持瓦轴集团及其他轴承生产企业,重点发展高速、高精度、高可靠性的轴承及直线导轨等系列产品。推进瓦轴集团重大装备精密轴承等一批项目的实施,使其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进入世界轴承企业10强行列。鼓励大连液压件厂、沈阳液压件厂、阜新液压件厂等企业,发展液力耦合器、液压调节阀、柱塞泵、高压齿轮泵等一批液压件产品。
  机器人及自动化成套装备行业要鼓励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特殊用途机器人及自动化成套装备,加快工业机器人及成套设备产业化项目的实施,提高产业化规模。到2010年,形成年产400台机器人和年产50套自动化成套装备的生产能力,国内市场份额由30%提高到50%。
  3.巩固和壮大军事装备制造业,构筑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重点发展以新型潜水器、军用舰艇、新一代航空器、航空发动机为代表的重大军事装备和高机动性、高自动化、高抗干扰能力的现代高科技军事装备。大连船舶重工、渤海船舶重工和沈飞、黎明、东基、新乐等重点企业在提高新式军事装备的研制和生产能力的同时,坚持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道路,积极发展与军工产品关联度高的民用产品。
  (三)做大做强石化、冶金、建材等优势产业,建设国家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
  立足现有基础,以提高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竞争力为目标,在搞好企业改革、改组的基础上,围绕提高质量、降低消耗、增加效益、替代进口、改善环境,实施调整改造,推动原材料工业集约化、大型化、高级化和系列化,保持我省原材料工业的竞争优势。到2005年,原材料工业增加值预期达到920亿元;到2010年,预期达到1500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占全国的比重提高到10%以上。
  1.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石化生产基地
  石化工业要重点发展原油加工、乙烯、合成材料和有机原料,促进原油加工、乙烯生产向集约化、大型化、基地化发展。做强现有的大连、抚顺、两锦三大炼油基地和辽阳化纤、盘锦石化生产基地,推进抚顺“中国北方石化城”的建设,支持大连、营口、锦州、葫芦岛等港口城市利用外资和民间资本,发展临港石化产业,建成以大连大型石化生产基地为龙头的环渤海石化产业聚集区。原油加工要充分发挥中石油集团公司在辽宁的炼油企业的龙头和带动作用,立足两头在外,实现大进大出。积极推进大连石化、西太平洋石化公司等原油加工项目。乙烯、合成材料、有机原料要坚持装置大型化、产品系列化、结构均衡化、技术独特化的原则,搞好延伸加工和深加工,实现进口替代。积极实施盘锦、抚顺、辽化现有3套中型乙烯装置的改造,加快推进大连双岛湾130万吨和抚顺石化100万吨乙烯工程,建设辽化80万吨PTA(精对苯二甲酸)、大连龙涤集团50万吨QTA(对苯二甲酸)项目。
  精细化工和橡塑制品业要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延长产业链,重点发展涂料、染料、农药、催化剂、油田专用化学品等产品以及新领域产品,形成一批优势企业群。橡塑制品要积极发展子午线轮胎、汽车及机械用新型橡胶制品、精密电子电器及军工配套的橡胶制品、建筑用塑料制品,实现子午线轮胎规模化生产。到2010年,原油加工能力预期达到8620万吨,乙烯303万吨,子午线轮胎1320万套。
  2.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中国北方精品钢材生产基地
  要积极调整结构,加快发展关键钢材品种,提高板管比,通过调整改造和技术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效整合省内钢铁企业,推进鞍钢、本钢联合协作,力争在“十一五”期间进入世界钢铁业先进行列。重点发展市场短缺和替代进口的热轧板、冷轧板、镀锌板、彩涂板、冷轧硅钢片、100m重轨等产品,实施鞍钢新增500万吨精品板材,本钢新增280万吨薄规格、高强度精品板材替代进口等项目。凌钢、北钢、新抚钢、五矿营口中板等钢铁企业要推进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发展各具特色的国内短缺的高附加值钢材品种。加快发展钢材深加工,形成系列化、特色化的钢材深加工产业群。同时,大力支持东北特钢集团发展以不锈钢、轴承钢、工模具钢、齿轮钢、弹簧钢和高合金钢为主的特钢产品。到2010年,全省生铁生产能力预期达到4000万吨,钢4300万吨,钢材4500万吨。
  3.建设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生产基地
  依托现有有色金属企业,重点发展锌、铜、钼、铝、镁等有色金属的精深加工及其合金制品,积极推进企业的体制创新、结构调整、节能降耗、环保治理,提升装备和工艺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能力,建设特色突出的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研制和生产基地。到2010年,全省电解铝生产能力预期达到30万吨,锌35万吨。
  4.建设以化学建材为重点的新型建材基地
  重点发展PVC型材、铝型材、新型墙体材料、防水材料、装修和装饰材料、自发光材料等新型建材产品,增加花色品种,提高配套能力,促进建材工业结构调整。支持大连实德、营口盼盼、辽阳忠旺、沈阳远大等企业发展钢、铝、塑、玻璃等复合型、节能环保型建材,建成世界最大的PVC型材生产基地。坚持以发展促调整的原则,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要达到60%以上),优化水泥工业结构。推动玻璃深加工产品向配套化、系列化方向发展,深加工率达到40%以上。采用先进技术,促进滑石等非金属矿制品向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增加出口创汇。到2010年,水泥生产能力预期达到3000万吨,平板玻璃2000万重箱,PVC型材180万吨。
  (四)积极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使其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大力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建设3个高新技术产业基地、8个高新技术产业链和50个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加快高新区建设,增强其孵化、辐射功能。
  到2005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预期产值3000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10%以上;信息产业预期产值1500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5%以上。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预期产值6000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12%以上;信息产业预期产值3000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7%以上。逐步把沈大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成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第四个增长极。
  1.重点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特色高新技术产业
  软件产业基地。要重点发展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应用软件、关系到网络建设与安全的支撑软件、与数字化设备相配套的嵌入式软件。以日本、韩国市场为突破口,面向全球开拓国际软件市场,逐步形成软件产业的国际化格局。重点把沈阳、大连、鞍山的软件产业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软件研发、生产、出口和人才培养基地。其中,沈阳软件园要重点建设成为以提升传统产业综合竞争力为主要特色的国家级软件示范园区;大连软件园要重点建设成为以软件产业国际化及软件出口为主要特色的国家级软件示范园区,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软件出口基地和中国最大的软件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到2010年,软件产业销售收入预期达到600亿元,出口额10亿美元,使辽宁成为软件强省。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基地。要以沈阳、大连为产业区域中心,以优势产品为龙头,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依托大连大显、中国华录、沈阳长白、沈阳三宝、沈阳LG、辽宁无线电二厂、大连环宇等骨干企业,发展计算机及外部设备、数字电视、通信及网络产品、汽车电子、集成电路等电子信息产品,使其规模和水平进入全国前列。一是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成套生产线及技术,重点发展TFT(薄膜晶体管)、小尺寸硬盘及可擦写DVD驱动器等计算机零部件;二是加快自主知识产权的通信网络设备研发,重点发展第三代复合移动通信系统;三是以合资合作方式,建立集成电路设计、加工、封装产业链,重点抓好专用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制造;四是继续保持汽车电子、数字电视等消费类产品在全国的优势地位,积极扩大手机等产品的市场份额,重点发展数字电视发射机、卫星导航设备等产品。到2010年,计算机、打印机、手机、数字电视机、汽车音响、激光视盘机等主导产品分别预期达到400万台、300万台、1500万部、800万台、1000万台、800万台规模;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预期达到1200亿元,把辽宁建成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的重要基地之一。
  生物工程与制药产业基地。要重点依托沈阳三生制药、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生态所、本溪华源制药、大连美罗等骨干企业,进一步加大创新类药物的研发和具有市场前景的仿制类药物的生产。加大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海洋生物、环保生物等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在发酵、制药、食品、轻工等传统产业的推广应用,大力向生态农业、现代中药、医药中间体、生物制药等领域拓展。重点推进高效人用、兽用重组疫苗,基因药物及制剂,抗艾滋病系列药物,重要农作物优质、抗逆新品种种子,优良林木种苗,生物肥料及饲料等产品的产业化。到2010年,销售收入预期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使辽宁生物工程与制药产业步入全国前列。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