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杭州市委办公厅、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意见》等四个政策性文件的通知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为:到2010年,全市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0万名左右,重点抓好农村经营(营销)管理、农业技术推广、种养能手、能工巧匠四支人才队伍建设。
  ———农村经营(营销)管理人才。按照农业产业化和都市农业发展要求,通过各种培训,提升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中的经营(营销)骨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营销大户主的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水平,拓展农产品营销市场,建立农产品营销网络,发展各类农产品营销组织,壮大农村营销管理人才队伍。到2010年,农村经营(营销)管理人才总量达到1万名左右。
  ———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建立起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农技推广人才机制。依托农科院(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站等组织,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的素质,扩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规模。到2010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型人才总量达到4万名左右。
  ———种养能手。围绕我市六大优势产业、五大特色产业,加强对各类种养能手的技术培训,并通过总结推广培养新一代种养能手。到2010年,种养能手总量达到2万名左右。
  ———能工巧匠。具有一技之长的制作、加工、建筑等技能型人才,是生产和服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要建立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高技能素质,加强管理。到2010年,能工巧匠型人才总量达到3万名左右。
  目标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从2004年到2005年,要抓紧调查研究,制定切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实用人才培养规划,落实经费,全面推开。第二阶段,2006年至2010年,根据当地经济发展中具有明显实力和优势的专业、产业要加大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力度,以形成稳定的四支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三、采取有效措施,努力营造与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相适应的政策环境
  1、整合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资源。一是建立市级师资信息库。通过网上发布信息、单位推荐、个人自愿报名等形式,经资格审查,将分散在各农技推广中心、科研院校、职业学校、乡镇成人学校以及农业龙头企业的科技人员集中登记注册,形成有一定规模、门类相对齐全的科技人员及专家信息库。组建市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讲师团,创造条件积极推行网上远程教育。二是加强培训基地建设。以现有技工学校、职业学校、农业广播学校和乡镇成人学校、农技推广中心及各类培训基地为基础,由教育、农业、科协、劳动保障等部门对现有或新办的各类培训机构进行筛选,按照合理布局、交通便利的原则,选择场地、设施、师资力量具有一定规模的培训机构作为定点培训基地,明确培训专业和范围,确定培训内容和要求。国家机关、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要积极支持本单位的科技人员参加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工作,并对培训提供方便。三是发挥村和乡镇企业的主体作用。村和乡镇企业要强化岗位培训,组织技术攻关,完善技能传授方式,促进岗位成才。逐步形成上下联动、紧密协作的市、区县(市)、乡镇(街道)和村四级培训网络。
  2、加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力度。实用人才培养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着眼市场需要,贴近农民的需要,在实用上做文章,在培训上下功夫。要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加强农民转移就业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其他各类实用致富技能培训。到2006年,全市培训农民50万人。其中,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失地(农转非)农民培训5万人、已在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培训15万人、绿色证书和农业适用技术培训20万人。要大力加强对农村经营(营销)管理人才、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种养能手和能工巧匠四支队伍的培训,市级重点抓好“125培训计划”,即:每年培训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100名,农村经纪人和营销大户主200名,种养致富带头人500名。市有关部门和各区、县(市)要结合农民培训,在统筹安排的基础上,每年都要制定并落实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计划,做到有目标、有措施。农村各类实用人才培训采取群众自愿、村级推荐、乡镇(街道)审查、区县(市)备案的办法。县级要建立实用人才信息库,乡镇(街道)要有实用人才服务站,鼓励民间组建各类实用人才专业技术协会。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