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牧民增加收入的意见

  23、抓好乡镇基层文化建设。要加强农牧区乡镇文化站建设和农牧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泛开展“文明乡村”、“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群众以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促进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要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组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传播先进文化,弘扬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倡导科学、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农牧区社会的文明程度,促进农牧区“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九、启动小康建设示范工程,加快全面建设农牧区小康社会步伐
  24、做好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的编制工作。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示范工程,自治区、地市和各示范县要立足实际,依据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和西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抓紧制定小康示范工程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自治区和示范地市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要由自治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示范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审查后,报区党委、政府审批。县乡村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由示范地市领导小组审查后,报地市委、行署(政府)审批。
  25、落实示范工程目标责任制。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示范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示范地市县要建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示范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层层落实责任制,各地市县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自治区各部门要全力支持,密切配合,共同抓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示范工程,尽快建成一批小康乡镇。
  十、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26、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西藏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推进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农牧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长期坚持的一个重大方针。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三农”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在当前农牧业发展形势比较好的情况下,要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对农牧业和农牧区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在统筹规划、工作安排、资金投入、干部配备上,要把“三农”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县委书记、县长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三农”工作上,真正把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要把促进农牧民增加收入,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成效,作为检验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考核内容。各行各业都要树立全局观念,为农牧民增收和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贡献力量,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农牧民增收、有利于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良好氛围。
  27、改进领导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方法。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通过组织引导、试点示范、加大投入、强化服务等综合措施,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拓宽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注意总结农牧区改革和发展实践中创造的成功经验,加大试点示范的力度,实行典型引路,以点带面。要注意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对增加农牧民收入方法不多,农牧区贫困面较大,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困难多的地县,要制定和落实具体的配套政策措施,实行重点扶持,加快发展。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扑下身子,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农牧民增收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切实增强工作的实效。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