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宣传部门(广播电视、报社):负责做好“健康快车”在渝期间宣传发动、新闻报道和电视接收工作。
(六)电力部门:负责做好“健康快车”在万州站停靠期间的用电供给工作。
(七)公安部门:负责做好“健康快车”停靠万州站和在渝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
(八)环保部门:负责做好“健康快车”在万州站停靠期间污物排放工作。
(九)铁路部门:负责做好“健康快车”来渝和在万州站停靠工作。
(十)有任务区县(自治县)负责做好筛查病人及解决贫困病人到万州手术的食宿、交通、病人陪护费等工作,由本区县(自治县)财政适当补助。
“健康快车”来渝从宣传发动、病人筛选、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到火车停靠点周围设施、安全保卫、后勤保障等是一项系统工程。有任务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有关部门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精心组织,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密切配合,确保“健康快车”安全、顺利、圆满运作。
二、宣传工作
请市委宣传部加强协调,以新闻媒体为依托,积极宣传、及时报道“健康快车”重庆行动情况,使“健康快车”重庆行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充分利用报纸、有线广播、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关怀;宣传香港同胞、内地企业对我市三峡贫困地区群众的深情厚意;宣传有关部门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宣传“健康快车”重庆行动实施情况和效果。市防盲办公室和有关区县(自治县)人民医院眼科设立咨询电话,为群众答疑解难。
三、医疗工作
(一)手术名额分配。1000名手术患者主要安排在三峡库区周边10个区县(自治县)。其中:万州区150名、梁平县50名、垫江县50名、长寿区100名、开县100名、云阳县150名、城口县100名、巫溪县50名、忠县100名、石柱县100名,机动50名。
(二)病人的筛选。白内障患者术前筛查分为:1.区县(自治县)初筛。2.市级复筛。区县(自治县)初筛:由当地卫生部门对乡镇选送的病人进行眼科、内科全面检查,并填写登记表。对初筛符合标准的入选患者造册登记,经区县(自治县)卫生局、残联联合审查后,按分配名额的1:3上报市卫生局。由市卫生局按照区县(自治县)初筛合格人数,组织市防盲办有关眼科专家组成复筛小组,分别到有关区县(自治县)进行术前复筛。有关区县(自治县)卫生局、残联、民政局根据市复筛小组的筛查结果,核准贫困及手术条件,拟定手术病人名单,报送市卫生局。
(三)术前工作。2005年3月上旬,迎接“健康快车”抵达万州区火车站。市卫生局将区县(自治县)复筛合格患者,分期分批安排送重庆三峡中心医院住院、进行术前检查,并为每位手术病人建立手术档案,分批送“健康快车”进行复明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