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力倡导科技文化创新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系列科技竞赛等活动,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积极参与技术改良、工艺革新和先进适用技术的传播,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崇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品质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
(三)加强国防教育和军政训练,利用军训、开设讲座、与驻地部队结对子等形式,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锻炼他们不畏艰难、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要积极争取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支持,选派优秀指战员组织指导大学生军政训练。
五、探索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保障大学生实践教学工作健康地开展
(一)各高校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实践教学工作管理运行机制,把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要有整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对各年级学生提出明确的任务、目标要求,并规定学时学分,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使大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各门课程所蕴涵的人类文明成果、民族精神、思想道德情操、科学精神、事物本质规律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
(二)培养大学生成才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各企事业单位要把接纳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作为培养人才、选用人才、发挥高素质人力资源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各企事业单位要转变用人选人的观念和机制,积极通过吸纳大学生社会实践来发现人才,选择人才,培养人才。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和勤工助学岗位。要鼓励大学生参加技能训练,各类社会培训机构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大学生参加技能培训提供服务,经技能鉴定发给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有条件的单位可给予参加实践的大学生合理的劳动报酬。企业接纳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活动发生的相关费用支出,按规定计入企业成本。符合税收规定的费用扣除项目和标准的,按规定税前扣除。纳税人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事业的捐赠,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
(三)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大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经费要根据勤俭节约的原则,通过国家、地方、学校、接受单位和学生个人等多渠道解决。各高校要逐年增加大学生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经费的投入。地方各级政府要创造条件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鼓励企事业单位出资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
(四)加强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积极探索校企联合、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新型合作机制。选择一批大中型名优企业和单位建立首批省级大学生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基地。各市、县(市、区)都要确定一批县(市、区)、乡(镇)、村和企事业单位作为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基地。各高校要主动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部队、社会服务机构等联系,建立多种类型的实践基地,每个学校、每个院系、每个专业都要有相对固定的基地。要充分发挥科研和人才优势,不断拓展校企之间的合作,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根据实践教学基地的需求,加强实践教学和科研工作,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产品升级和科研攻关课题,为企业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主动为实践教学基地排忧解难、创造效益。各企事业单位要主动与高校联系,积极配合,共同搞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