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行政管理创新的原则。
1.树立电子政务新理念。电子政务建设要以行政管理创新为目标,以行政管理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树立通过电子政务建设,促进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理念。
2.需求主导,突出重点。以政府职能转变为中心,以群众、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对行政管理服务的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为重点,有针对性地选择试点,开展各项信息系统建设和技术应用开发工作,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协调有序,稳步推进。
3.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制定总体规划,统一技术标准,合理配置资源,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充分应用全省电子政务统一平台,促进信息资源和业务系统的整合,逐步实现资源共享。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国家秘密安全。
三、主要任务
(一)合理界定政府事权,构筑多层次的电子政务体系。
在明确政府职能定位、合理划分事权的基础上,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构筑多层次的政务体系:
省级政府重点开展政府内部网络建设,建立信息收集、反馈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市、县级政府以内部网络为基础,整合规范业务部门,优化行政管理流程,建立以管理社会和服务群众为中心的电子政务体系,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
乡镇、街道着重于公开政务信息,简化办事流程,提供高效、便捷的社区公共服务,发挥基层组织的社区管理和服务功能。
(二)优化管理流程,创新管理模式。
在职能交叉的部门和领域中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将职能进一步分解和细化,优化行政管理流程,促使政府职能转变;构建互连互通、资源共享的网络化协同工作平台,各部门在统一的工作平台上按明确的分工和程序实施管理,实现行政管理协调统一。
根据各职能部门的业务性质,设计不同的电子政务运作模式:
1.经济调节部门重点建立健全经济运行监测的网络运行机制,完善政务信息网络,增加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建立高效的公文运转机制,加强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功能互补。
图1.经济调节部门电子政务运行模式(略)
2.市场监管部门重点建立职能协调、并联运行的网络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促进依法行政,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力度,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图2.市场监管部门电子政务运行模式(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