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听证主持人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第二十四条 记录员应当如实记录,制作行政许可听证笔录。
制作听证笔录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如实记录听证的过程、情况,听证参加人发言过于冗长或者与听证主题无关的,记录员可予以归纳记录,但记录的内容应当符合发言人的原意;
(二)对各方存在的争议及围绕争议所展开的质证和辩论,应当详细记录。
(三)记录应当完整,符合法定的要件和程序。
听证笔录应当由听证主持人和记录员签名,并经听证参加人审核无误或者补正后,由听证参加人当场签名或者盖章。听证参加人拒绝签名或者盖章的,由听证主持人记明情况,在听证笔录中予以载明。
听证过程中听证参加人未提出的主张、证据不得记入听证笔录。
第二十五条 听证结束后,听证主持人应当根据听证笔录,写出听证报告,提出行政许可建议,连同听证笔录一并上报本机关分管该项行政许可工作的负责人。
工商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未经听证笔录记录的内容,不得作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依据。
第二十六条 听证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听证事由、时间、地点;
(二)听证主持人和听证参加人的基本情况;
(三)听证的经过;
(四)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的陈述、申辩,审查人员的审查意见及听证的审查情况;
(五)行政许可建议。
第二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举行听证:
(一)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无法到场的;
(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三)当事人因故无法到场,事先提出书面延期申请,并经听证主持人同意的;
(四)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属于前款第(三)项情形需要延期举行听证的,当事人应当于举行听证三日前向听证主持人提出延期申请。
第二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听证:
(一)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场或者需要重新鉴定、勘验的;
(二)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无法继续参加听证的;
(三)其他应当中止听证的情形。
第二十九条 听证主持人可以根据情况作出延期或者中止听证的决定。
延期、中止听证的情形消失后,由听证主持人决定恢复听证的时间、地点,并通知听证参加人。
第三十条 工商机关应当按照《
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许可文书和专用章管理暂行规定》规范使用听证文书。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未作规定的听证事项参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案件听证暂行规则》执行。
第三十二条 本规定由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规定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许可公示公开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许可公示公开行为,提高行政效率,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其派出机构(以下简称“工商机关”)的行政许可公示公开行为。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许可公示,是指工商机关在办公场所,通过一定的载体、形式,将依法由本机关实施的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予以公布,便于公众知悉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行政许可公开,是指工商机关将本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情况、结果,以及对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的情况记录、处理结果,依法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的行为。
第四条 行政许可公示公开应当坚持依法、便民、高效原则。
第五条 工商机关应当组织本机关各职能机构依照职责负责行政许可公示公开的具体实施。
工商机关监察和法制机构负责对本机关的行政许可公示公开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六条 上级机关依法对下级机关的行政许可公示公开行为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并纠正下级机关的不当行政许可公示公开行为。
第七条 工商机关履行职责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均应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本办法规定公示。
第八条 行政许可公示应当具备以下内容:
(一)行政许可事项名称;
(二)实施行政许可事项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名称;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许可条件,行政许可有数量限制的,还应当公示所限制的数量及决定许可的办法;
(四)实施行政许可的程序及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