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水利厅关于全省抗旱工作情况报告的通知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各级政府和部门积极行动,科学决策,抗旱工作扎实推进。据统计,全省已投入抗旱人数达224万人次,机动抗旱设备70.5万台套,启动抽水泵站3473处;省级以上财政已下拨抗旱资金2435万元,各市共投入抗旱资金1.2亿元。全省抗旱工作取得了实效,最大限度减轻了旱灾造成的损失。
  三、下阶段的防旱抗旱工作建议
  在取得抗旱成绩的同时,我省防旱抗旱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对防旱抗旱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个别地方的领导和群众还存在广东怕涝不怕旱的思想,没有实现从重防洪轻抗旱到既重视防洪又重视抗旱两手抓的观念转变,节水意识淡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筹措存在“等、靠、要”思想,工作比较被动。二是开辟水源的措施比较单一。主要依靠水库蓄水,引山泉水、采地下水、提江河水、蓄田头水等措施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三是基层抗旱组织化程度较低。基层组织不够有力,资金筹措困难,难以组织有效的抗旱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及我省抗旱和冬春农田水利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积极推进江河治理、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我省的防旱抗旱能力。下一步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转变观念,进一步提高对防旱抗旱工作的认识,做好预防冬春连旱的准备。要充分认识当前旱情的严峻形势,增强抗旱意识,转变广东只怕涝、不怕旱的思想观念,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组织协调好防旱抗旱工作,把确保群众生活用水放在第一位,尤其要特别重视城市抗旱工作。同时,注意做好因旱引发的疫情、虫灾和用水纠纷的预防,确保社会稳定。
  (二)广辟水源,量化用水,科学利用水资源。我省抗旱的根本措施是要广辟水源,节约用水。在充分珍惜现有水源的基础上,抓住有利时机,引山泉水、采地下水、提江河水、蓄水池水、增大气水、养植被水、保水库水,努力增加水源。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加强对水资源的科学调度。按照统筹兼顾、优化配置的原则,合理安排现有水源和分配用水量,强化计划用水,实现科学防旱抗旱。
  (三)强化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防止水资源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江河水域的水情、水量和水质监测,严格控制污染水量的排放,减轻水环境的压力。进一步强化节水措施和管理,供水紧张的城镇必要时实行居民限量供水。合理调整水库功能,确保生活用水;严格执行《广东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纠正多头管砂的混乱局面,从严控制河砂的采挖。加大山区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试点推广农村沼气工程,保持山区生态植被,以林养水、以林保水。
  (四)以解决抗旱水源为重点,大力开展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防旱抗旱能力。要结合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行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抓紧对现有小水库、小塘坝、小水池等蓄水工程进行清淤扩容、整修配套、除险加固,增加蓄水能力。抓紧修复改造老化失修机井、泵站、陂头、水坝和灌渠、渡槽、涵闸等灌溉设施,恢复抗旱能力。有条件的地方新建一些小型蓄水、引水、提水和集雨工程,不断提高抗旱能力。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