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卫生厅等部门全省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的通知

  三、预防控制措施
  (一)加强病情监测
  结合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地方病病情信息网络。加强地方病病情和相关危害因素监测,准确、及时、定量地分析和预测全省地方病病情和流行趋势,为调整防治策略、制定防治规划、开展防治工作并考核评估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二)加强健康教育
  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使病区群众普遍掌握地方病防治知识,增强防病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改变不利于健康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自觉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地方病的危害。
  (三)加大干预力度
  根据各地区地方病病种和防治工作所处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地实施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
  巩固和扩大碘缺乏病防治成果,坚持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加强对碘盐生产、销售全过程的监督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保证合格碘盐供应,保证消除碘缺乏病工作可持续发展。
  地方性氟中毒及地方性砷中毒地区,要切实落实以降氟、降砷改水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卫生、发展和改革、水利等部门要密切协作,充分利用和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人畜饮水等工程进行降氟、降砷改水。已改水的地区,要加强水质监测和防治措施的监督,掌握改水设施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认真处理,保证改水区居民生活饮用水质量。
  四、治疗措施
  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地探索多种治疗方法,尽可能减轻患者病痛,提高其生活质量。对孕产妇等特需人群,要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科学补碘措施,预防碘缺乏危害;对氟骨症患者,要以药物缓解临床症状为主,也可试用抗氧化剂或中草(成)药治疗;对地方性砷中毒患者,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在个别病区可探索生物制剂治疗。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地方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防治工作领导和协调机制,将防治工作纳入病区各级人民政府的任期目标,实行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研究制定促进地方病防治工作的政策和措施,及时解决防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二)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密切配合,认真做好防治工作。卫生部门负责及时制定防治工作策略和规划,组织开展防治、监测、病情调查、健康教育、技术培训和考核评估等工作;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病区范围、病情信息和相关技术支持;组织开展碘盐质量及降氟降砷改水水质监测和监督工作。
  发展和改革部门负责将防治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根据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建议,在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及高砷区优先安排实施改水工程;加大对碘盐生产、销售网络建设和质量监管,提高合格碘盐普及率。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