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委和区县建委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日常监管,下大力专项整治非法转包、违法发包和分包问题,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上述问题已成为当前影响建筑市场秩序的突出问题,要制订专项工作计划,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施工许可、合同备案、工程竣工备案等行政管理措施规范建设单位、总承包企业、分包企业的市场行为。通过开展全市大检查、属地管理以及投诉举报,及时发现并查处企业违规用工问题。市建委与市劳动保障部门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在规范企业用工方面充分发挥合力,按照各自职责对违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有效遏制企业的不规范用工行为。
从今年开始,对企业的违规行为在记入本市建设信用信息系统的同时,还要依据违规情节分别做出以下两种形式的处理:
1.全市通报批评,向社会公布企业的违规行为;
2.限期整改,整改期间停止承接新工程。
对于个人的不诚信行为,建立个人信用记录,在行业内警示企业谨慎招用。
五、完善培训体系,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队伍素质
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分析,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农村剩余劳动力依然是建筑业施工作业的主要力量,输出的劳动力还会出现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过程。为此,有针对性的开展以下工作:
1.加强劳务基地的建设,提高农民工的素质。总结过去建筑劳务基地建设的成功经验,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务基地培训、组织输出的有效做法,从源头解决农民工的有序流动、权益保证、人员培训问题。
2.探索劳动力派遣制的输出方式。对剩余劳动力数量多的县市,建筑业基础又相对薄弱,当地对于输出劳动力比较重视的,可以作为企业劳动力来源地,由企业会同当地主管部门做好输出前的培训工作。
3.大力推动教育培训工作。按照
建设部等六部委《关于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通知》精神,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落实《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基础素质。
4.充分发挥党组织、工会、共青团在教育管理农民工中的作用。来京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健全相应的党组织、工会、共青团组织,适时开展各种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改善农民工文化生活薄弱的状况,调动农民工建首都、办奥运的积极性,增强农民工的文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