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水平
巩固同辽宁、山东、浙江等地区的协作关系,密切与西藏的经济协作。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和跨省跨国经营,培育多元化出口主体,抓好藏毯、机电以及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优势产品出口基地建设。
创新招商方式,加强招商平台建设,继续办好“青洽会”等活动。筹划一批招商引资项目,吸引跨国公司、中国500强企业和知名企业来青投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搞好招商引资项目的协调和服务,加大已签约项目的落实力度,力争引进到位国内外资金85亿元。
开展“投资环境治理年”活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办事程序,推行一窗受理、集中审批等制度。建立投诉举报中心,查处执法不公、违规收费、吃拿卡要等问题。认真解决政策不落实的问题,积极推进“信用青海”建设。加强市场监管,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七、加强统筹协调,全面发展社会事业
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制定人才资源规划,完善人才工作机制,突出抓好高技能人才、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和青年人才的培养。
完善农牧区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强以农牧区寄宿制学校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农牧区266所中小学校舍的改扩建任务。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确保全省“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36.8%,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3%。扶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搞好新青海大学的省部共建。积极扶持民办教育,发展高中、职业、成人和现代远程教育。加强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合作。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联合与合作,指导转企科研机构加快股份制改造。加大重点科研实验室、科普基地、研发中心的建设和科技投入。加强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重视培养学科带头人。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做好科技富民工作。
实施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强农牧区和城市社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启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打造民族特色文化品牌,办好民族文化旅游节和民间工艺美术展。加快国有文化单位改革步伐,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整顿规范文化市场,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加快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及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建设。
基本建成省、州、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公共卫生预防救治体系。投资2500万元改造94所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扩大新型合作医疗范围,新增8个试点县,力争参合率达到85%。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解决城市低收人人群的“看病难”问题。扩大农牧区“奖励扶助”、“少生快富”工程试点,强化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