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失效]

  (八)建立和完善廉租房保障制度。强化政府住房保障职能,为住房困难的最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救助。以财政预算资金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形成稳定规范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来源。通过实物配租、租金补贴及租金核减等方式,保障最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要。
  (九)积极开展就业援助。就业是解决困难群众生活的最根本途径。要积极支持和鼓励困难群众特别是城市低保人员就业,优先落实各项帮扶政策,优先提供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帮助他们尽早就业和再就业。
  (十)切实实施法律援助。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国务院令第385号)和《重庆市法律援助条例》,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城乡贫弱群体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书、代理、辩护等法律服务,切实维护贫弱群体的合法权益。
  四、加强对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工作的领导
  各级政府要将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统筹规划,有序推进。
  (一)健全社会救助领导体制。各级政府要加强社会救助工作组织体系建设,切实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民政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纵向统一、横向协调、运转灵活的新型社会救助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市政府成立社会救助工作协调委员会,负责全市社会救助的组织、决策、管理和协调工作。各区县(自治县、市)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领导和组织辖区内的社会救助工作。同时,要整合资源,利用现有的社区社会保障工作机构和网络,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工作平台;社区和村要负责将社会救助工作落实到户(人)。要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要求,开展社会救助人员培训,逐步提高社会救助工作队伍整体素质。
  (二)完善社会救助运行机制。有关部门要在社会救助工作协调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认真抓好各项救助政策的落实。社会救助工作协调委员会要统筹协调社会救助政策,合理配置社会救助资源,由各部门落实到街道(乡镇)社会救助工作平台,再由社会救助工作平台一个口子向下具体实施,形成“一口上下”的社会救助运行机制,切实提高救助效率。
  (三)切实落实社会救助资金。各级政府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各级财政根据财力状况安排必要的资金支持社会救助,保证各项社会救助政策落实到位。要广开渠道,多元筹资,不断增强社会救助实力。一是加大福彩发行工作力度。各级政府应重视和支持福彩事业,积极为发行创造条件,努力扩大销售规模;二是进一步规范社会捐赠工作,大力发展社会捐赠事业;三是培育发展民间慈善机构,鼓励和引导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资建立社会公益基金会,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