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福州市私营企业权益保护条例(2004修正)

  (二)向企业强行推销或强制购买指定商品,强制征订报刊;
  (三)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检查和处罚;
  (四)未经法定程序批准或备案的统计;
  (五)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采访、参观和企业认为不必要参加的评比、表彰活动;
  (六)其他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二十三条 私营企业的股东或合伙人,不得有下列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
  (一)不按股东协议、公司章程或者合伙协议规定缴交各自应交的出资额;
  (二)股东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时,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
  (三)在企业登记注册成立后抽逃出资;
  (四)未经股东会或者其他合伙人同意向外转让出资;
  (五)其他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二十四条 私营企业的董事、监事、聘用的管理人员和职工不得有下列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
  (一)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收受财物;
  (二)利用职务或工作上的便利,侵占企业财物;
  (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企业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
  (四)将企业资金以任何个人的名义开立帐户存储;
  (五)擅自以企业资产为任何个人的债务提供担保;
  (六)擅自自营或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企业同类的营业或者从事损害本企业利益的活动;
  (七)泄露企业尚未公开的技术、生产工艺流程、经营策略等商业秘密;
  (八)损毁企业设备、工具、设施等财物;
  (九)其他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二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处理私营企业合法权益受侵犯的投诉事宜。受理投诉后,应当在三十日内将处理结果答复投诉人,因投诉事项复杂,不能按时处理完结的,应当向投诉人说明情况。
  第二十六条 各级工商业联合会、私营企业协会应当维护私营企业的合法权益,接受私营企业的投诉、咨询,协调有关投诉、咨询事项的处理。
  第二十七条 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同级人民政府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对其主管人员或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