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多渠道筹集专利资助资金,用于资助本行政区域内单位或者个人的专利申请。
第九条 申请国家立项或者资助的重大科技项目,应当向有关主管部门提交专利检索报告。
提倡单位或者个人在科技项目立项前进行专利检索。
第十条 在专利申请公布或者公告前,与发明创造有关的人员对该发明创造内容负有保密责任。
第十一条 被授予专利权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发给奖金和支付报酬。
人民政府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对被授予专利权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给付奖金和报酬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 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设计人或者非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人,其发明创造获得专利授权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产生的经济效益,可以作为其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的依据之一。
第十三条 单位或者个人实施他人专利,应当与专利权人订立书面实施许可合同,并在合同生效之日起3个月内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授权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 举办专利技术或者专利产品的展览会、展示会、推广会、交易会、招投标会、拍卖会等会展的,主办单位应当向所在地人民政府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备案,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对其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 人民政府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加强对专利中介服务机构的指导和监督。
专利中介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开展中介服务,不得出具虚假的专利检索、专利资产评估、专利信息咨询等报告;不得泄露当事人的技术秘密;不得与当事人串通牟取不正当利益;不得损害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第十六条 国有专利资产占有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专利管理制度,加强专利资产管理,防止专利资产流失。
第十七条 国有专利资产占有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专利资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