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2004修正)[失效]

  伴有辐射项目的使用、营运单位和个人在产生放射性废物和废放射源时,必须向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登记,并统一由省放射性废物库集中管理和处理。
  第五十四条 引进技术和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和省环境保护的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产生严重污染的生产设施转移给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单位和个人使用。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五条 建设项目的防治污染设施没有建成或者同有达到国家规定要求,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并处罚款。
  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尚未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依法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给予行政处罚:
  (一)拒绝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的;
  (二)拒报、谎报污染物排放申报事项,或者违反许可证规定超量排放污染物的;
  (三)不按规定缴纳排污水费、超标准排污费和生态环境恢复费的;
  (四)将产生严重污染的生产设备转移给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单位和个人使用的;
  (五)引进的技术和设备不符合国家和省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
  (六)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排放剧毒废液、废气、废渣以及废弃的放射性物质或以不正当的手段、方式排放污染物的;
  (七)造成环境污染事故或者在事故发生后,不及时通知、报告或不采取有效处理措施的;
  (八)未取得排污许可证、临时排污许可证,或未按许可证规定范围排放污染物的;
  (九)擅自拆除或闲置防治污染设施的;
  (十)生产、销售的环境保护产品、装备未达到规定质量要求的。
  第五十七条 对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除依照国家规定加两倍收取超标准排污费外,还可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或者责令停业、转产、关闭。
  责令停业、转产、关闭的,由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人民政府决定;责令中央直接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停业、转产、关闭的,须报国务院批准。
  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土地、森林、草原、水、大气、矿产、野生动植物等资源污染、破坏的;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分别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承担法律责任。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