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2004修正)[失效]

  严格保护城市饮用水源,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区,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和环境敏感地区新建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直接危害城市饮用水源的企业必须限期转产、搬迁或者关闭。
  饮用水源保护区由当地人民政府划定。跨区域的饮用水源保护区由上一级人民政府划定。
  第四十七条 加强城市环境噪声的管理。
  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应当不超过国家规定的噪声标准。

第六章 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

  第四十八条 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把消除污染、改善环境、节约资源和综合利用作为技术改造、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有关部门应将环境保护作为考核企业的必备条件之一。
  第四十九条 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制订污染防治考核指标,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有毒有害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禁止违反国家规定向环境排放剧毒废液、废气、废渣以及废弃的放射性物质。
  第五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乡镇、街道企业、私营企业、其它类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环境管理,发展无污染或者少污染的行业和产品。
  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名称,由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公布。
  第五十一条 严重污染环境的乡镇、街道企业、私营企业、其它类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特别是土法炼焦、土法炼铅、土法炼锌、土法炼硫磺,小造纸、小印染、小化工、小洗煤等,应使用和推广节能、低耗、少污染的技术工艺和生产设备,严格在划定的区域内从事生产,已建成的要限期治理达标排放。经治理仍未达到规定要求,分别采取关、停、并、转等措施。
  禁止土法炼汞、土法炼砷化物。
  第五十二条 对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征收生态环境恢复费,用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五十三条 加强对放射性环境的监督管理,防治放射性环境污染。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