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条 受援人享有下列权利:
(一)了解为其提供的法律援助的进展情况;
(二)有权要求法律援助机构对其提供的涉及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予以保密;
(三)有事实证明法律援助人员未依法履行职责的,可以要求法律援助机构更换法律援助人员;
(四)对法律援助机构作出不予法律援助的决定持有异议的,可以申请主管该法律援助机构的司法行政部门重新审核。
第十二条 受援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提供其经济困难状况的有效证明;
(二)如实陈述案件事实及相关的情况,并提供有关的证据材料;
(三)协助法律援助人员调查案件事实;
(四)当经济条件或者案情发生变化时,及时告知法律援助机构和法律援助人员;
(五)获准减收法律服务费用的受援人,按照法律援助协议向法律援助机构支付相应的服务费用。
第十三条 受援期间受援人的经济状况改善,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时,法律援助机构可以终止法律援助;也可以由受援人与法律服务机构协商支付相应的服务费用后,继续提供法律服务。
第十四条 法律援助的范围包括下列事项:
(一)刑事案件;
(二)请求给付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的;
(三)因工(公)伤亡请求赔偿的;
(四)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追索侵权赔偿的;
(五)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最低生活保障金、社会保险金、劳动报酬的;
(六)请求国家赔偿的诉讼案件;
(七)其他依法需要给予法律援助的事项。
第十五条 根据人民法院的指定或者当事人的申请,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刑事案件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
(一)盲、聋、哑人为刑事被告人而未委托辩护人的;
(二)未成年人为刑事被告人而未委托辩护人的;
(三)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或者不服一审被判处死刑的判决而提出上诉,未委托辩护人的;
(四)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未委托辩护人的;
(五)具有依法应当获得法律援助的其他情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