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力推进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围绕贯彻《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实施,有组织地开展专题宣贯与培训,争取全年有万名以上相关人员通过卓越绩效培训。不断倡导全社会追求卓越的经营质量理念,鼓励和引导企业按照卓越绩效标准开展自我评价,帮助与指导企业持续开展质量改进,创造高质量,走以质取胜和质量效益型道路。
3.从提高执政能力要求的高度出发,强化各级领导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责任。年内将组织以有关委办局及行业和企业高层领导为对象的质量管理讲座,学习、交流与探讨开展TQM、ISO9000质量体系以及卓越绩效模式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的质量工作能力和水平。
4.继续扎实有效地开展“质量月”活动,按照“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形成品牌”总体要求,认真组织好2005年“质量月”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强与媒体合作,广泛开展质量宣传活动,继续办好“质量时空”、“质量监督”和“上海质量报告”专版,扩大其社会影响。以“弘扬质量先进、树立质量典范”为重点,组织进行质量先进专题宣讲报告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质量、学习先进的良好氛围。
二、进一步加快实施质量振兴计划步伐,以科教兴市、科技创新为重点,促使各行各业质量振兴计划全面完成,不断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本市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上台阶。
5.以科教兴市主战略统领本市各项质量工作,进一步推动本市各行各业加快质量振兴实施步伐。各系统、各行业、各区县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及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总体目标,结合实际,巩固质量振兴计划实施成果,检查和修订各自质量振兴计划,切实把提高各行各业质量水平的目标落实到实处,促进本市质量振兴计划实施向纵深发展。
6.进一步扎实有效地开展质量振兴攻关活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本市“十一五”重点产品质量振兴攻关计划,总结经验,巩固成果,逐步推广,年内争取在工程建设、商贸服务等领域试点开展质量振兴攻关活动,引导各行各业持续不断开展质量改进活动和群众性质量小组攻关活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水平。
7.积极发挥标准化对振兴质量和国民经济的技术基础作用和规范社会管理作用。围绕本市主要进出口行业、支柱产业、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农业以及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加大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力度。推进标准化工作与国际接轨步伐,引导、扶持和鼓励机电、高新技术、汽车、船舶等支柱行业、优势企业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积极参与国家、国际标准制修订活动,抢占产业制高点,不断提升产品、服务能级和档次。
三、进一步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不断增强质量创新意识,以实施“一十百千万”五大质量工作为重点,夯实质量工作基础,全面提升质量竞争力,为本市质量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