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防灾减灾形势依然严峻,抗灾救灾任务依然繁重。一是南方地区旱情十分严重。入秋以来,我国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自1951年以来同期最严重的秋旱,而且部分地区旱情仍在持续发展,给秋冬季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加上江河来水偏枯,水利工程蓄水不足,春季抗旱水源严重不足,一些地区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加大了抗旱工作的难度,加重了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任务。二是动物疫病防治面临严峻挑战。近几个月来,我国周边一些国家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相继复发,国内部分地区重大动物疫病也时有发生,给畜牧业生产和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冬春季节是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高发期,动物疫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三是暖冬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冬明春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农作物病虫害可能会偏早、偏重发生,森林、草原火险等级升高。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对灾情的严峻性不可低估,对给农业和农村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对防灾抗灾的难度不可低估。
明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稳定、完善和强化行之有效的支农政策,巩固、提高和发展宏观调控的重要成果,珍惜、保持和延续今年来之不易的农村大好形势,意义十分重大。我们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扎扎实实地抓好当前抗旱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各项工作。这不仅事关工农业生产安全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而且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既是解决旱区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困难的当务之急,又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大举措;既可为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划上圆满的句号,又能为明年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开好头。各地区、各部门务必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认真做好当前农业和农村各项工作,为明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采取有效措施,突出抓好抗旱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夺取明年农业丰收,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不仅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而且要有扎实的工作措施。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要突出重点,切实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着力抓好当前抗旱工作。抗旱是当前受旱地区农村工作中最为紧迫的任务。受旱地区要密切关注旱情发展,强化抗旱措施,加大抗旱力度。要千方百计增辟抗旱水源,抓紧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合理利用现有的水资源,努力提高蓄水量,增强抗旱能力。大力推行节约用水,积极发展旱作农业,加快灌区节水改造,推广先进实用的节水技术,提高用水效率。加强水资源统一调度和管理,统筹安排各方面用水,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和生态用水。继续抓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建设,切实解决人畜饮水困难。
第二,大力开展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大举措。各地要充分利用冬闲季节,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加大投入,迅速掀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要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农田整治和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加大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使之与骨干水利工程配套,努力扩大有效灌溉面积。继续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推进生态自我修复试点,加快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机制、新办法,通过规范“一事一议”制度等方式,鼓励农民投工投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