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药名称;
(二)产品批号和农药登记证号或农药临时登记证号、农药生产许可证号或生产批准文件号;
(三)有效成份、含量、重量;
(四)产品性能、毒性、用途;
(五)使用技术和方法;
(六)注意事项;
(七)生产日期和有效期;
(八)企业名称。
分装农药的标签或说明书除应载明前款所列内容外,还应载明分装单位。标签或说明书的内容不得擅自修改。
第十四条 没有标签或说明书以及标签脱落、标签字迹模糊、标签残缺不全的农药不准销售。
第十五条 农药经营单位不得经营国家明令禁止经营、使用的农药。
第十六条 超过产品质量保证期限的农药产品,如需继续销售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检验,符合标准的,可以在规定期限内销售,但必须注明“过期农药”字样,并附具使用方法和用量。
第十七条 经营家庭用防治卫生害虫和衣料害虫的杀虫剂,不适用本章第九条、第十一条规定。
第三章 农药使用
第十八条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积极推广安全、高效农药,开展农药使用技术培训,提高施药技术水平,并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市、县(市)、上街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本地区农业病、虫、草、鼠害发生情况,制定农药轮换使用规划,有计划地轮换使用农药,减缓病、虫、草、鼠的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
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应当建立农药使用管理责任制,负责农药安全使用的宣传和教育,组织合理使用农药。
第十九条 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维护农业生态环境,有效防治农作物病虫害,降低农副产品农药残留量,应当适时公告在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禁止销售和使用的农药品种。
第二十条 使用农药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乱用、滥用农药,防止农药污染环境、农药中毒和药害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