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条 本市各级国家机关应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建立并坚持负责人接待日、阅批群众来信等信访工作制度。主要负责人和主管信访工作的负责人应当对本机关信访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处理重要信访问题,其他负责人应负责处理分管工作的信访问题。
对重大信访案件,机关负责人应当及时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解决问题。
第二章 信访人的权利与义务
第七条 信访人享有下列权利:
(一)向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反映情况和问题,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
(二)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
(三)在自身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国家或集体利益受到侵害时,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控告、申诉或检举;
(四)依照规定程序向有关国家机关询问信访事项处理情况,要求答复信访事项。
第八条 信访人在信访活动中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
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二)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捏造和歪曲事实、诬陷他人;
(三)遵守信访秩序和社会公德;
(四)接受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的处理决定。
第九条 信访人反映问题,应当先向责任归属单位提出。
通过书信反映问题,要签署真实姓名,写明通信地址和邮政编码。申诉、控告、检举信应当写明被反映者的姓名、单位、住址和基本事实。
走访反映问题,应当到国家机关设立的接待场所,向信访工作人员反映。
第三章 信访工作机构及其职责
第十条 市、县(市、区)国家机关以及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有关规定设立信访工作机构,或者配备专、兼职信访工作人员。
第十一条 本市国家机关的信访工作机构代表本机关处理来信来访,其主要职责是:
(一)接待、受理信访人的来信来访;
(二)向信访人宣传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政策;
(三)调查处理重大信访案件,协调有关机关或者单位处理信访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