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低油花生生产基地
在定远、凤阳、明光、来安、全椒、肥东等6个县(市、区),大力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努力降低成本,发展低油花生,增加出口创汇比重。至2007年,低油花生发展到65万亩。
4.棚室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在肥东、长丰、肥西、凤阳、南谯等5个县(区),积极发展城郊型农业,大力推广蔬菜良种和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扩大棚室反季节蔬菜栽培面积,发展精深加工,开发绿色食品。至2007年,新增棚室蔬菜25万亩,发展食用菌1万亩。
5.江淮畜牧生产优势区肉禽生产基地
在江淮生猪、种草养羊(畜)优势区寿县、长丰、肥东、定远、明光、凤阳、来安等7个县(市),江淮肉禽优势区金安、裕安、肥西、全椒等4个县(区),大力推广畜禽良种和安全生产技术,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加大安全饲料开发和生产力度。至2007年,在广泛推广良种生产、饲料安全、兽医防疫的基础上,优质猪肉和禽肉产量提高10%。
6.江淮草莓生产基地
以长丰为中心,在肥东、肥西、金安、定远、凤阳等县(区),大力发展草莓。至2007年,长丰县在现有大棚草莓3万亩的基础上,发展到5万亩。
7.建立农民培训基地,培养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经营中介组织。至2007年,培养和发展龙头企业100个、农业专业合作组织100个。
(四)“把路修通”工程建设
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全面加强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到2007年底,建立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与周边中心城市联系快速的高速公路通道,途经或境内的国省道和重要县道基本达到二级或二级以上公路标准,实现县城和中心镇在1个小时内上高速公路;乡(镇)到县城至少有1条油路或水泥混凝土路连接,乡(镇)之间有不低于四级标准的油路(水泥混凝土路)连接;所有行政村通公路,保证晴雨通车,公路黑色化率达到50%以上。
1.高速公路
加快建设蚌埠—明光—南京、周集—六安高速公路;尽快完成合肥—南京、合肥—芜湖高速公路路面改造工程。2004年开工建设合肥—六安—叶集、合肥—淮南—阜阳高速公路,力争开工建设六安—潜山、六安—武汉高速公路,争取2005年开工建设蚌埠—淮南、滁州—马鞍山高速公路。
2.国省道和重要县道
进一步加大改造和完善干线公路的力度,尽快形成覆盖县级城镇的快速通道网络。国省道重点进行S331线西大路、S102线合阜路、S309定盱线、S307线路面改善、S311永(康)长(丰)段、S312线来汊段、S310临叶线、G105马店—姚李、S310寿县—叶集等项目建设。重要县道重点进行合肥市的合水路、朱义路、官山路、周沈路、石长路、山双路、大聚路、粱界路、大姚路、高官路,滁州市的关渝路、来韩路、仁菱路、池三路、盱竹路、滁梁路、涧头路、张界路,六安市的霍邱—陈集、李台—石集、马河口—曹庙、吴山—石集、瓦高路等项目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