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007年底,继续以解除易旱困扰为重点,集中精力进一步实施好“四把”工程。
(一)“把水留住”工程建设
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尊重自然规律,实行兴利与除害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举,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和有效保护。
1.人畜饮水工程
在基本解决规划范围内21万人饮水困难的基础上,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一是加强农村饮水工程管理,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工程建后管护制度,保证长期发挥效益。建立权责明确的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建立农村饮水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实行市场化运作,集中供水工程按成本水价供水,计量收费;建立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县、乡两级可以组建由供水单位自愿参加的供水协会。
二是根据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100个重点治理乡镇农村饮水困难现状和已实施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情况,科学选定一些饮水仍然困难、水文地质符合打井要求的村庄,继续兴建近1000处农村饮水工程,力争解决农村2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结合建设远距离输水工程、饮水专用塘、集雨工程、村镇集中供水工程、移民建镇工程等,力争解决这一地区人畜饮水困难问题。
2.塘坝建设工程
至2007年,改扩建和新修大、中塘4500口,计划新增蓄水量12亿方,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00万亩。以挖深扩容为重点,保证现有塘坝有效塘容的使用效率;加强管理,落实承包经营责任制,充分发挥现有塘坝的效益。
3.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分期分批对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129座病险小型水库实施除险加固,增加蓄水1356万立方米,增加灌溉面积3.47万亩。
4.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
有计划地进行灌区骨干工程的续建配套;完善塘坝体系,提高地表径流利用率;新建、改造提水泵站,增加外水补给能力。
续建淠史杭灌区。规划近期灌溉面积达到620万亩,远期为660万亩。续建配套淠史杭、潜南、滁河、瓦东干渠和淠河总干渠工程,扩大灌溉面积。
续建驷马山灌区。安排建设一批经济效益较好、方案明确可行的项目。
续建女山湖灌区。近期实施山许二级及池河三级灌区续建配套项目。
新建水库。积极推进江巷水库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在地形适宜的地方,增建小型水库,提高蓄水能力。
(二)“把树种上”工程建设
紧密结合退耕还林、长淮防林等林业重点工程,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大力发展和培育森林资源,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并积极发展林草牧结合模式。积极推进林业分类经营,进一步调整林种和树种结构,加大区内生态林和商品经济林比重,努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的生态林业和商品林业,增加农民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