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渔业管理条例(2004修正)

  因传统作业习惯或者资源调查以及其他特殊情况,外省市渔船和个人来本省捕捞作业的,必须凭其所属省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证明,经本省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核发临时捕捞许可证件。
  捕捞许可证实行年审制度。
  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发给捕捞许可证:
  (一)使用已禁止的渔具、捕捞方法;
  (二)捕捞限额指标以外的捕捞渔船;
  (三)未按照国家规定领取渔业船舶检验证书、渔业船舶登记证书等证件的;
  (四)违法捕捞未结案的;
  (五)法律、法规禁止发给捕捞许可证的。
  对非专业从事海洋捕捞的单位和个人,不得发给海洋捕捞许可证。
  第二十条 禁止炸鱼、毒鱼、电鱼。禁止使用敲(舟+古)、滩涂拍板、多层拦网、闸口套网、拦河罾、深水张网(长江)、地笼网、底扒网、鱼鹰以及其他破坏渔业资源的渔具、捕捞方法进行捕捞。
  禁止在行洪、排涝、送水河道和渠道内设置影响行水的渔罾、渔簖等捕鱼设施;禁止在航道内设置碍航渔具。
  第二十一条 海洋捕捞的每网次渔获物中同品种的幼鱼重量不得超过其总重量的百分之二十;淡水捕捞的每网次渔获物中同品种的幼鱼尾数不得超过其总尾数的百分之二十。
  在捕捞的渔获物中同品种幼鱼超过前款规定比例的,应当及时回收幼鱼,并立即转移渔场或者停止作业。
  第二十二条 平山、达山和车牛山三个岛屿周围4海里范围为海珍品保护区,未经省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进入该水域从事养殖和采捕。
  第二十三条 凡从事渔业活动的受益单位和个人均应当依法缴纳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其征收和使用办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因水工建设、疏航、勘探、兴建锚地、爆破、排污、倾废等行为对渔业资源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对渔业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的,应当采取补救措施,并依法予以补偿,对依法从事渔业生产的单位或者个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章 水产品质量安全

  第二十四条 省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等部门制定水产品质量安全及相关标准,建立质量检测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完善水产品市场安全准入制度,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