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违法广告行为;
50.利用办展销会等中介服务,欺诈他人财物或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51.未经登记擅自举办展销会的行为;
52.非法从事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的行为;
53.违法拍卖行为;
54.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二、市质监局
(一)企业身份信息指标
1.组织机构代码信息
(1)组织机构代码编号;
(2)年检日期;
(3)有效期限。
2.食品生产许可证信息
(1)企业名称;
(2)许可证号;
(3)注册商标;
(4)产品名称;
(5)规格型号;
(6)有效期限;
(7)发证机关;
(8)签发日期。
3.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信息
(1)企业名称;
(2)许可证号;
(3)产品名称;
(4)规格型号;
(5)有效期限;
(6)发证机关;
(7)签发日期。
(二)企业优良信誉信息指标
1.企业获得名牌产品称号信息
(1)企业获得国家名牌产品称号:①产品名称;②规格型号;③授予日期;④有效期。
(2)企业获得市名牌产品称号:①产品名称;②规格型号;③授予日期;④有效期。
2.授予国家免检产品称号信息
(1)授予企业名称;
(2)国家免检产品名称;
(3)规格型号;
(4)有效期限;
(5)免检证书号。
3.质量体系认证及3C认证信息
(1)产品(单位)名称;
(2)范围;
(3)证书编号;
(4)有效期限;
(5)认证机构。
(三)企业不良行为信息指标
1.国家强制标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信息
(1)企业名称;
(2)产品名称;
(3)规格型号(或批号);
(4)检验日期;
(5)具体项目;
(6)不合格项;
(7)检验机关(机构)。
2.计量器具检定不合格信息
(1)企业名称;
(2)计量器具名称;
(3)检定日期;
(4)不合格项;
(5)检验机关(机构)。
3.查处企业违法行为信息
(1)违反国家产品质量强制性标准强制项目的行为;
(2)掺杂掺假的行为;
(3)产品以假充真的行为;
(4)产品以次充好的行为;
(5)生产、销售国家明令淘汰产品的行为;
(6)销售失效变质产品的行为;
(7)伪造产品名称、厂名、厂址的行为;
(8)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许可证标志、免检产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行为;
(9)转让、扩大许可证、免检、认证标志的行为;
(10)隐匿、转移、变卖、损毁被封存物资的行为;
(11)擅自生产、销售无许可证产品的行为;
(12)生产、销售的产品不符合其《实施细则》中相关产品标准规定的行为;
(13)伪造或冒用许可证的,转让或涂改许可证标记或者编号的行为;
(14)违法接受或者使用他人提供的许可证标记或者编号的行为;
(15)取证企业未按规定在产品、包装或者说明书上标注许可证标记和编号的行为;
(16)取证产品经国家监督抽查或者省级监督抽查质量不合格的;
(17)有违反《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行为或事故隐患;
(18)设计单位未经许可从事压力容器设计行为;
(19)未经许可从事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行为;
(20)特种设备出厂未附有关文件;
(21)未经许可从事电梯日常维护保养行为;
(22)特种设备单位施工前未将施工情况告知安监部门;
(23)特种设备单位施工验收后未将技术资料移交使用单位;
(24)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未经监督检验;
(25)未经许可从事气瓶充装行为;
(26)电梯制造单位未对安装、改造、维修后的电梯进行校验、调试或者发现使用中的电梯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未向安监部门报告;
(27)特种设备未登记投入使用;
(28)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未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29)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未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定期自行检查、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
(30)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未按期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31)使用未经定期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
(32)未对故障、异常特种设备全面检查、清除事故隐患继续使用;
(3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未制定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