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信息
(1)信用类别;
(2)评定机构;
(3)日期。
14.企业(股东)对外投资信息
(1)投资对象;
(2)出资方式;
(3)企业名称(股东姓名);
(4)股东身份证(护照)号码;
(5)投资额;
(6)所占比例;
(7)投资时间。
(二)企业优良信誉信息指标
1.合同信誉信息
(1)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认定机关(机构);认定日期;连续年限或届(次)。
(2)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认定机关(机构);认定日期;连续年限或届(次)。
2.商标信誉信息
(1)中国驰名商标:①注册商标;②类别;③使用的商品或服务范围;④认定机关;⑤认定日期。
(2)重庆市著名商标:①注册商标;②类别;③使用的商品或服务范围;④认定机关;⑤认定日期。
3.名称信誉信息
(1)企业法人知名字号名称;
(2)认定机关;
(3)认定日期。
4.消费信誉信息
(1)消费者信得过(满意)企业(商店)、商品等良好信誉的称谓;
(2)评(认)定机关(机构);
(3)评(认)定日期。
5.广告信誉信息
(1)广告信誉称谓;
(2)评(认)定机关(机构);
(3)评(认)定日期。
6.商品信誉信息
(1)信誉称谓;
(2)抽查机关(机构);
(3)抽查日期。
7.市场信誉信息
(1)“市级文明市场”;
(2)评(认)定机关(机构);
(3)评(认)定日期。
8.业绩信誉信息
(1)信誉称谓;
(2)评(认)定机关(机构);
(3)评(认)定日期。
(三)企业不良行为信息指标
1.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
2.走私贩私行为;
3.利用合同骗买骗卖行为;
4.侵犯知识产权行为;
5.制黄贩黄行为;
6.非法传销和变相传销行为;
7.虚假宣传行为;
8.倒卖国家禁止或限制自由买卖物品行为;
9.倒卖发票、批件、许可证、执照、有价证券等行为;
10.倒卖文物、金银、外汇行为;
11.制售、传播非法出版物行为;
12.为投机倒把提供便利条件行为;
13.利用报销凭证不正当经营行为;
14.垄断货源、欺行霸市、哄抬物价、扰乱市场行为;
15.生产、销售地条钢行为;
16.倒卖陈化粮行为;
17.非法拼装汽车、摩托车行为;
18.无照开发房地产行为;
19.其他投机倒把行为;
20.假冒他人注册商标行为;
21.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行为;
22.冒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行为;
23.在商品上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伪造产地、作虚假质量表示行为;
24.侵犯商标注册权行为;
25.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制竞争行为;
26.被指定的经营者借用共用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指定销售质次价高商品或滥收费用行为;
27.商业贿赂行为;
28.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29.低价倾销行为;
30.销售商品时搭售或附加不合理条件行为;
31.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32.商业诋毁行为;
33.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
34.行为人转移、隐匿、销毁违法财物行为;
35.生产、销售的商品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行为;
36.在商品中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行为;
37.生产国家明令淘汰商品或销售失效、变质商品行为;
38.伪造商品产地,伪造或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行为;
39.销售的商品应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伪造检验、检疫结果行为;
40.对消费者提出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或赔偿等要求拖延或拒绝行为;
41.侵犯消费者人格尊严或侵犯人身自由行为;
42.欺诈消费者行为;
43.公司虚报注册资本、股东发起人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行为;
44.公司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或采取其他手段骗取登记行为;
45.非公司企业法人申请登记时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或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行为;
46.未按认股数额、期限出资,注册资本不到位行为;
47.提供虚假验资、资产评估、审计报告等行为;
48.无照经营或超越经营范围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