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受上级人民法院监督,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自治州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受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自治州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领导成员和工作人员中,应当有哈尼族、彝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员。
第二十四条 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和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由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选出或者罢免的自治州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须报经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和自治州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由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第二十五条 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使用通用的双语言文字审理和检察案件。对不通晓汉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提供翻译。制作法律文书使用规范汉字。
第四章 自治州的经济建设
第二十六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有色金属、煤炭和其他矿产资源,热带、亚热带作物资源,山林草场资源,水能资源和大中型企业的优势。积极发展坝区经济,加速山区、边远地区的开发和建设,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提高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第二十七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稳定和完善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市场和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支持农民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增加各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发展农产品加工和营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培训机制,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固定住所和稳定生活来源的进城农业人口。可以在当地登记户籍,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
第二十八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依法管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实行土地登记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制止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建立和完善土地交易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可以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规模经营。
第二十九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依法保护、培育和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发展林业产业。农村居民在自留山、自留地、房前屋后或指定的地方种植的林木,归个人所有,允许继承和转让;林木依法采伐,产品自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