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损毁或者擅自迁移邮亭、邮筒、邮政报刊亭、信报箱、邮政编码牌等邮政设施;
(四)擅自开启和封闭邮筒、信报箱或者向邮筒、信报箱内投掷杂物;
(五)非法拦截、检查、扣留运邮车辆,妨碍邮政工作人员业务活动;
(六)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七条 申请开办集邮票品集中交易市场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到省邮政主管部门办理《集邮票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许可证》,并持证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省邮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决定,符合条件的,予以批准并颁发许可证;不符合条件的,作出不批准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三十八条 申请经营集邮票品的,应当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并于登记之日起七日内到所在地的邮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九条 邮政用品、集邮票品经营者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经营伪造、变造的邮资凭证;
(二)先于发行日期出售邮资凭证;
(三)经营未经批准并监制的集邮品、邮政用品;
(四)经营走私进口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发行的邮票及其制品;
(五)经营国家禁止流通的其他集邮票品、邮政用品。
第四十条 邮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邮政企业和邮政经营者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用户投诉查处制度,对邮政企业和邮政经营者经营活动定期进行检查,维护邮政市场秩序。
第四十一条 邮政行政执法人员执行公务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调查、询问被检查单位和当事人;
(二)查阅、复制与违反邮政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有关的文件、单据凭证、帐簿和其他资料;
(三)检查与违反邮政法律、法规的行为有关的场所和物品;
(四)依法登记保存证据;
(五)法律、法规赋予的其他职权。
第四十二条 邮政行政执法人员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信守职责,持证上岗,公正执法。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由邮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对邮政企业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对邮政企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邮政主管部门或者所在单位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