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条 教育部门和有关社会团体应当将培养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纳入思想品德教育范围,鼓励中学和大学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事志愿服务活动。学校可以组织成人预备期(16-18周岁)的在校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第十条 提倡和鼓励社会各界和广大公民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服务,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资助,为志愿服务创造便利条件。
第十一条 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体应当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公益性宣传。
第十二条 青年志愿者组织的主要职责:
(一)建立健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各项制度;
(二)负责青年志愿者的招募、培训、管理、考核与表彰奖励;
(三)负责志愿服务活动资金、物资的筹集、使用和管理;
(四)为青年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帮助,维护其合法权益;
(五)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国内外交流活动。
第十三条 青年志愿者组织在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时,应当进行安全教育,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根据青年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需要,为参加志愿服务的青年志愿者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相应的人身保险等。接受志愿服务的组织和个人,应当为青年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安全、卫生保障措施。青年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人身受到伤害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四条 青年志愿者组织的有关证件、奖章、证书、标志的式样、制作、使用及管理办法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统一规定。
第十五条 青年志愿者的基本条件:
(一)年满十六周岁;
(二)遵纪守法;
(三)自愿从事志愿服务,具备与所参加的志愿服务项目及活动相适应的基本素质和服务技能。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员向青年志愿者组织提出申请,经青年志愿者协会核准,注册成为青年志愿者。
第十六条 青年志愿者享有以下权利:
(一)参加青年志愿者组织的各种活动,接受有关教育、培训;
(二)请求青年志愿者组织帮助解决在志愿活动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