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将红十字会的日常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四)对红十字会的活动进行监督;
(五)支持红十字会创办以人道主义为宗旨的社会福利事业,建立备灾救灾物资存储场所;
(六)协调有关部门做好人道主义宣传、募捐、救助工作;
(七)发动、组织公民和组织开展救助、救济、救护工作;
(八)查处违反红十字法律、法规的行为;
(九)支持红十字会开展其他人道主义工作。
第五条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职责范围内为红十字会开展工作提供条件和便利。
财政、税务部门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向红十字会捐赠物资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给予享受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时全额扣除的优惠待遇。
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对境外捐赠的救灾物资应当优先办理入境手续。
基层红十字会所在单位应当从人员、经费、场所、交通工具等方面对基层红十字会开展工作给予支持。
第六条 具有法人资格的红十字会兴办与其宗旨相符的社会福利事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给予国家规定的税、费减免优惠待遇。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执行救助、救济、救护任务并佩带红十字标志的人员和标有红十字标志的物资及其运输车辆有优先通行的权利,车辆免缴通行费。
依法标有红十字标志的公务用车,经交通行政部门核定,免缴养路费、过路费、过桥费和高速公路通行费等费用。
第七条 县级以上红十字会应当根据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针对不同的灾情和救助对象,制定相应的救助方案和社会救助预案。
第八条 县级以上红十字会应当开展下列备灾工作:
(一)做好救助物资的募集与储备;
(二)建立相对稳定的红十字志愿者队伍;
(三)建立与灾情多发地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经常性联系协调制度;
(四)建立各类救助对象数据库;
(五)指导检查下级红十字会和基层红十字会的备灾工作;
(六)向国内外红十字组织介绍本地区经济、社会、民族等状况,争取人道主义援助;
(七)符合人道主义精神的其他备灾工作。
第九条 红十字会应当开展健康常识、救护知识和防病知识的普及教育,为农村、学校、工厂、社区等单位培训卫生救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