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金衢丽地区生产力布局与产业带发展规划的通知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围绕特色产业和成长性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瓶颈技术的开发应用,重点建立面向区域特色产业和中小企业的技术研发服务中心,增强企业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研究开发能力。依托区域内中科院金华科技园、浙江师范大学及其他重点科研机构,进一步加大与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努力提高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水平。
  3.推动产学研合作。
  与建立企业技术中心相结合,积极推动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重点理顺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渠道,力争一大批中小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逐步建立产学研联合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资本与技术合作的双赢机制。推进各类专业孵化器建设,以此为核心,组合技术支持、管理咨询、风险投资等多种力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培育和发展技术要素市场,加强金华工科会和专业网上技术市场等平台建设,提高服务层次,拓展服务领域,构筑科技成果的聚集、展示和交易中心,形成社会化、网络化的技术中介服务体系。围绕产业集群发展,加强社会化检验检测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技术服务支撑。
  (三)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以社会救助和失业保障为主要内容、多元化发展的社会保障支撑体系。
  1.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以健全城乡统一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为目标,变多头管理为统一管理,实施规范合理的社会救助,建立项目统一、经费统一、管理机构统一的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拓宽城乡社会救助的覆盖面,从某些特定群体扩大为所有的贫困户和贫困居民。救助内容从基本生活转向衣、食、住、医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2.建设城乡就业促进体系。
  建立和实施失业保险、再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三位一体的就业促进体系。采取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两条保障线结合的方式,做好衔接、协调、统一工作,完善就业促进体系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营造稳定良好的社会氛围。按照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要求,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把公共就业服务范围延伸到乡镇。切实做好优抚安置、社会福利、灾害救助等社会保障工作。
  3.构筑多元化的社会保障网络。
  坚持多元化发展,建立起在政府监督和扶持下,依托城市街道、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管理机构和群众自治组织,具有福利性、便民性的综合服务机构,引导失业者再就业,保障特殊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满足城乡居民的各种服务需求。通过开拓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创造就业机会,吸纳下岗职工再就业,推动社区服务与社区建设规范化、产业化、社会化,发挥社区服务与社区建设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四)公共卫生服务。
  整合卫生资源,加大对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治的投入,缩小公共卫生发展的不均衡性及城乡差异性。
  1.加强城乡公共卫生服务设施建设。
  加大城市医疗卫生投入,完善医疗卫生体系,提高综合性医院的服务能力。通过全面整合资源、集约化发展,建设一批具有科研、教学、远程医疗等临床医疗中心功能的重点医院;依据资源特色,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适应未来应对突发疫情需要的专科医院;积极推进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急救网点建设,提高医疗救护水平;改造城市“120”急救指挥系统,提升指挥调度能力。在农村地区,实现由县(市)到乡(镇)疾病预防控制的垂直管理,强化乡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建立村医承担防病保健工作的机制,为农民提供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积极稳步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配套的大病救助制度,使农民逐步享有基本医疗保障。
  2.增强公共卫生监测及疾病控制能力。
  改善疾病监控设施与手段,开展疾病科学研究,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尤其是重大、新发传染病防治、计划免疫以及慢性非传染病与伤害的防治工作,重点解决死因监测和重点危险因素控制。加强区域性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建立相应的信息发布、报告和反馈制度,实现与省和国家有关职能部门信息共享。
  3.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
  提高针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加强应急指挥系统和应急队伍的建设,尤其是要强化信息网络和应急救治条件建设以及骨干人员的培训,尽快编制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
  (五)防灾减灾能力。
  坚持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标本兼治与统筹兼顾,实施地质灾害防治、人防与消防工程,构建安全可靠长效的区域防灾减灾体系。
  1.构建地质灾害预防减灾体系。
  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对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构建职责明确、预警及时、反应快速的区域地质灾害预防减灾体系。实行建设项目地质灾害评估,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勘查防治工作,完善群测群防和监测网络,加快灾害预警机制、应急指挥救援机制和城乡应急储备机制建设,提高对各类灾害的防范和赈济能力。
  2.完善区域消防和人防网络。
  结合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按人防要求安排好掩蔽工程、疏散手段和后方基地,逐步建立起协调统一的地下指挥、通信、医疗、消防、物资保障系统以及水电供应和交通系统,提高生命线工程的抗毁能力,完善以指挥通信工程为核心,防空地下室为主体、专业配套工程为重点的防空工程体系。按照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统一布局各类消防设施,重点加强区域消防站的建设,完善消防报警、通信、调度、指挥等有线和无线通信设施,进一步改善区域消防安全环境,提高消防安全能力。
  七、规划实施
  (一)进一步组织编制配套规划和实施意见。
  金衢丽地区生产力布局与产业带发展规划是纲领性的规划。各地、各部门要在本规划的指导下,根据发展实际分类推进,进一步做好重要区域、重要领域配套规划。通过各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将规划落实到重大项目上,并列入有关地区和部门的年度计划。
  根据区情特点,由发展改革(计划)部门及时制定规划实施意见,出台规划引导措施。加强对各类规划的实施评价和监督,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及时研究完善对策措施。在项目管理上,没有列入本规划及相应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原则上不予安排;对限制类项目,有关部门要严格控制;对达不到环境保护要求的项目,有关部门不予许可;对已纳入规划的重大项目,要加强组织协调,积极推进实施。
  (二)落实和完善欠发达地区扶持政策。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