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金衢丽地区生产力布局与产业带发展规划的通知

  (三)生产力总体布局。
  总体上,金衢丽地区生产力空间布局呈“两区三核多点”格局,即两类发展区、三个增长极核、多个增长点。
  1.划分两类发展区。
  从大的区域类型看,金衢丽地区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的发展区。一是区位条件、空间条件较好的杭金衢、金丽温高速公路和铁路沿线区域,是人口与经济进一步集聚的重点发展区域,可以形成产业带;二是环境资源丰富、生态要求较高的广大山区,既要承担生态功能,又要积极合理发展经济,是人口需要继续适度外迁的区域,列为生态型经济发展区。通过构建上述人口与经济“一密一疏”两类发展区,实现金衢丽地区区域协调发展。
  (1)杭金衢和金丽温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主要依托杭金衢、金丽温高速公路和铁路“T”型交通走廊发展形成沿线产业带(以下简称产业带)。产业带是金衢丽地区发展基础最好、空间条件最优、城镇分布最密集、交通区位最优越的地区,是加快金衢丽地区发展、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重点区域。该区域应进一步促进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集聚,建设新兴的特色制造业基地,发展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完善要素供给保障,强化城市和重点开发区的带动作用。
  (2)生态型经济发展区。金衢丽地区的广大山区,农林、水利、矿产、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但山体阻隔造成交通不便,可开发空间分散零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将其列为生态型经济发展区(以下简称生态区)。生态区是构筑金衢丽地区乃至全省生态屏障的重要区域,应积极推进人口内聚外迁,减轻人口负荷,优化人口分布,加强生态空间建设,同时致力于发展生态型经济,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
  2.突出三个增长极核。
  产业带内逐步形成浙中城市群、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和浙南山区中心城市三个增长极核。
  (1)浙中城市群。包括金华市区、义乌市、永康市、兰溪市、东阳市及浦江县、武义县的城镇密集地区,是金衢丽地区发展的龙头。浙中城市群应以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目标,走优势共享、设施共建、产业共树、环境共保的一体化发展道路,使之迅速崛起于金衢丽地区,成为浙江中西部城市经济圈的核心,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2)四省边际中心城市。衢州地处浙、闽、赣、皖四省边际,古有“四省通衢”之称。衢州市区是联系东部沿海与内陆地区的重要节点,是衢州市域的经济中心、金衢丽地区的次中心。应通过壮大产业规模,强化服务功能,拓展省际贸易,逐步确立其四省边际区域中心城市地位。
  (3)浙南山区中心城市。丽水市区与温州、金华的经济联系密切,是丽水市域的经济中心、金衢丽地区的次中心。应加强中心城市自身发展和建设,产业上注重与温州、金华的融合对接,并进一步拓展经济对外开放的范围、领域和层次。
  3.重视多点开发和生态空间建设。
  鉴于生态区地形多为中低山区,空间上呈大分散、小集中特征,宜以点状集聚开发为主。同时由于生态区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任务兼重,需要构建点状人口、产业集聚空间和面状生态空间互动融合的空间结构。应选择一批基础条件较好、发展空间较大、对周边地区带动力较强的重点城镇与重点区块,作为生态区的人口和产业集聚空间;加强对广大山区生态空间的保护和建设,选择一批对区域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区块,作为重要生态功能区加以重点保护,有效推进金衢丽地区乃至更大范围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产业带发展架构
  杭金衢和金丽温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在空间上成“T”字型框架,包括浦江南部、义乌、东阳中北部、婺城北部、金东、兰溪南部、衢州市区中部、龙游北部、江山北部、常山和开化南部等杭金衢高速公路和铁路沿线区域以及武义北部、永康、缙云西部、丽水市区、青田中部等金丽温高速公路和铁路沿线区域。该产业带是金衢丽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要合理选择产业发展方向与重点,积极引导产业集聚与空间合理布局,大力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相协调。
  (一)合理选择产业发展方向与重点。
  与环杭州湾和温台沿海产业带相比,杭金衢和金丽温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产业发育程度较低,产业发展具有更大的弹性空间和较强的可塑性,同时生态要求较高,需要因地制宜合理选择产业发展方向与重点。
  1.工业。
  鉴于该区域总体上处于产业培育期,产业可塑性和弹性空间比较大,应重视引进、扶持成长型产业,丰富产业门类;鉴于该区域生态环境要求高,又地处内陆,运力受一定限制,应严格限制发展高污染、高能耗产业,不宜发展当地无资源依托的大运量产业;鉴于金衢丽三市之间产业基础落差较大,近期有必要从现实状况考虑,分市选择产业发展重点,但从长远发展趋势看,应鼓励打破行政区划,按产业链来组织分工与合作,实现产业融合发展、一体化发展和集群化发展,逐步形成汽车、日用小商品、五金机械、氟化工、食品加工、建材等重点产业集群。近期三市工业发展重点如下:
  (1)金华:着力打造七大产业集群。
  金华市要发挥特色优势,主动融入长三角制造业分工协作体系,打造以浙中汽车产业基地、中国小商品制造中心、中国五金制造中心为主的若干个规模较大、创新能力强、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的优势产业集群,增强制造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汽车制造。以豪华客车、专用汽车为重点,发展豪华大客车、豪华大吨位货车、轻型轿卡、农用运输车及摩托车等系列产品,积极引导市区及永康的机械行业为汽车制造业配套,完善产业链和供应链。区域布局以金华市区、永康为主。
  日用小商品。以针织服装、文教用品、饰品、水晶工艺品、挂锁及日用生活品等为重点,依托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做专、做精、做特小商品,致力于产品的多样化、个性化、系列化,提高产业层次和产品竞争力。区域布局以义乌、东阳、浦江和金华市区为主。
  五金机械。以电动工具、五金手工具、工量具、园林工具、日用五金、衡器、锁具、防盗门、精密刀具等五金系列产品为重点,依托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提高装备水平,增强研发能力,增加技术含量,加强国际安全认证,加快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区域布局以永康、武义、金华市区为主。
  现代医药。以生物制药、化学制药制剂、现代中医药等产品为重点,提高工艺水平,推行清洁生产,建设我省重要的现代医药基地。区域布局以金华市区、兰溪、东阳为主。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