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等部门关于青海省地方病防治规划(2005-2010年)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等部门
关于青海省地方病防治规划(2005-2010年)的通知
(青政办[2005]6号)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省卫生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关于《青海省地方病防治规划(2005-2010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五年一月十一日

青海省地方病防治规划(2005-2010年)

(省卫生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 2004年12月)


  地方病是指在一定地区内发生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与不利于人们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疾病的总称。我省是地方病流行较为严重的省份,全省各州(地、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地方病流行,主要有鼠疫、碘缺乏病、大骨节病、地方性氟中毒、包虫病、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等。其中,中、重病区大多集中在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地方病的流行不仅严重危害病区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且严重制约我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有效质防和控制地方病流行,维护病区广大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地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结合我省地方病流行特征与防治现状,制订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一)鼠疫:鼠疫是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对人群安全与健康危害极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其列为甲类一号传染病。我省已查明的鼠疫疫源地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疫点600多个,分布在33个县(市)、120个乡。我省疫源地以喜马拉雅旱獭为鼠疫菌主要贮存宿主,还有藏系绵羊、藏黄苹、狗、猫、青海田鼠等18种动物和12种媒介昆虫可自然感染并传播鼠疫。建国以来,除1972、1984、1999、2000、2002年5个年份未发生人间鼠疫外,其它各年份都有人间鼠疫发生。同时,新的染疫动物和疫源地不断被证实,动物间鼠疫连年发生,使鼠疫波及人间并远距离传播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二)碘缺乏病:我省碘缺乏病流行较为严重,全省各地均有碘缺乏病流行,其中重流行县21个,现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病人5.5万,克汀病人1200人,亚临床克汀病人12万,以西宁市、海东地区及环湖地区病情较重,农牧区病情重于城镇,农业区重于牧区。由于我省盐湖资源丰富,非碘盐冲击市场较为严重,群众自我防护意识不强,经济条件较差,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的策略在有些地区不能得到有效落实。2004年监测结果显示,目前全省碘盐覆盖率为83.88%,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为78.26%,距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尚有较大差距。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