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吉林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办法

  制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应结合当地下列因素:
  (一)人均实际生活水平;
  (二)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必需的费用;
  (三)物价指数;
  (四)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状况。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列为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一)家庭有自购、使用的电冰箱、洗衣机等非必需的高档消费品,有用于营利的房产或者其他不动产的;
  (二)家庭有劳动能力的成员无正当理由拒绝参加劳动的;
  (三)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的;
  (四)有吸毒、赌博等违法行为的人员。
  第九条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应根据当地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适时调整。

第三章 家庭收入计算和批准程序

  第十条 家庭年收入,指家庭成员全年的全部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的总和。具体包括:
  (一)种植、养殖业扣除成本后的收入;
  (二)家庭成员劳务获取的工资、奖金及各种补贴;
  (三)赡(抚)养费收入;
  (四)房屋租金、土地承包权流转收益、集体分红及其他合法收入。
  家庭成员户口分立但共同生活的,确定其收入时应合并计算。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收入按上年度实际收入计算。
  第十一条 下列收入不计入家庭收入:
  (一)优抚对象依法享受的抚恤金和补助金;
  (二)在校学生的助学金、奖学金;
  (三)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
  (四)60年代精简退职职工救济费;
  (五)向非共同生活的亲属依法支出的赡(抚)养费;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收入。
  第十二条 农村居民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的,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三)离婚的,应提供离婚证明材料;
  (四)优抚对象应提供能够确认其身份的证明材料;
  (五)残疾人应提供残疾证;
  (六)家庭成员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应提供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证明;
  (七)在外务工人员应提供相关收入证明,如提供不出相关的收入证明,按本村劳动力上年度人均收入的平均值计算。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