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进一步巩固扫盲成果,提高扫盲工作质量
利用农村学校现有教育资源,特别要利用农村中小学信息和电化教育设备,开展农村扫盲教学,积极开展创建无青壮年文盲乡村活动。要加强乡镇成人学校建设,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特别是妇女扫盲和巩固提高工作,大幅度降低妇女文盲率。要在农村税费改革教育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农村扫盲和成人教育经费。农村中小学可一校挂两牌,日校办夜校,动员师生和乡镇干部参与农村扫盲和扫盲后巩固提高工作,帮助身边文盲或脱盲学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要把扫除文盲与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推广农村实用技术有机结合,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发展。
(五)紧密联系农村实际,积极开展课程改革
农村中小学在完成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同时,要紧密联系农村实际,突出特色,开发多样化的、有特色的地方和校本课程。农村初中要积极稳妥地开展“绿色证书”教育,对农村初中生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培训,实行开放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方式,为升学和就业奠定基础。
要加强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公德、法制、诚实守信、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改进德育工作方式方法,提高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加强德育实践环节,建设和管理好中小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和社会实践基地。
要逐步建立以促进发展和提高为目标的学校、教师和学生评价体系,推进初中升高中考试和招生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研究活动,及时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中小学课程建设与管理水平。
(六)切实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根据国家和我市的有关规定,充分考虑农村地区学校实际,抓紧完成教职工编制核定工作,保质保量地配备农村中小学教职工,逐步取消农村学校代课教师。严把教师入口关,优先聘用具备资格且学历层次较高的高等院校毕业生,严禁聘用不具备教师资格人员担任教师。到2007年,农村地区小学教师和初中专任教师要全部符合国家规定学历,新补充的小学、初中教师有50%以上分别达到专科和本科学历。健全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认证制度,深入推行教师聘任制和全员合同聘用制。要建立小学短线教师流动教学制度,保证农村小学能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要加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力度,设立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项补助金,重点支持农村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尽快在县域内形成一支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骨干教师队伍。要严格按照任职条件聘任小学、初中校长,并把公开选拔、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作为主要的选拔任用方式,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和定期提高制度。
(七)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