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施工可能影响城市公共供水、引水设施安全的,建设单位应当与供水企业商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并由建设单位负责实施。
第五章 节约用水管理
第二十八条 城市用水实行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制度。市供水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行业综合用水定额和单位用水定额。
城市供水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用水定额定期对用水单位核定用水计划,并进行考核。
第二十九条 用水单位超计划用水,应当缴纳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可委托供水企业收取,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专项用于城市节水技术改造、地下水回灌和开展节水工作。
第三十条 用水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计划用水、节水管理制度和统计台帐。
用水单位应当进行合理用水分析。日用水量三十立方米以上的单位应当定期进行水平衡测试。
冷却循环用水设施应当定期进行检测。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第三十一条 用水单位可以根据生产和事业发展需要向城市供水节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增加用水计划指标。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城市供水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批准,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增加用水计划指标:
(一)使用间接冷却水的单位,间接冷却水循环率低于百分之九十五的;
(二)单位用水设备、卫生洁具设备漏失率高于百分之二的;
(三)工业用水可重复利用率低于百分之五十的。
第三十二条 建设工程施工中需临时用水的,建设单位应当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和施工设计图向供水企业办理用水手续。对符合条件的,供水企业应当在十日内予以通水,并代为向供水节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申报用水指标等手续。
第三十三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应当配套建设相应的节水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新建、改建和扩建房屋,建设单位应当安装节水型用水器具。现有公共建筑未使用节水型器具的,应当分期改造。
第三十四条 居民生活用水推行阶梯式收费制度。收费标准按规定权限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