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委关于青海工业企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通知

  (一)指导思想
  全省工业企业信息化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方针,贯彻研发与产用相结合的方针,以产业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化为主线,以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技术应用为重点,积极发展制造业、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努力实现我省工业企业信息化的跨跃式发展。
  (二)原则
  ——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原则。由企业自主确定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具体项目,政府主要负责制定规划和扶持政策,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注重应用、分类指导原则。做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以应用促发展,以发展促应用。着力抓好试点地区和试点企业的信息技术改造工作,培育一批不同技术层次、不同产业类型、各具特色的示范企业。
  ——技术创新、发挥比较优势原则。立足我省实际,以重点骨干企业为依托,发挥比较优势,积极运用高新技术、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扩大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已有的技术优势,保持技术制高点,把具有我省特色的新产业做大做强。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原则。把信息产业的发展与推进全省工业产品结构、生产技术结构;工艺流程控制技术的调整结合起来,与推进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企业管理结合起来,全面提升我省的信息技术水平。
  三、发展目标
  ——加快电子信息应用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扩散和渗透。到2010年,全省重点工业企业基本实现管理信息化,推动工业企业逐步实现电子信息技术集成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虚拟化、绿色化。其中,销售额在5亿元以上的企业,实现企业资源计划(ERP)达到30%以上,40%以上的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产品开发、生产周期平均缩短30%。
  ——加快共性关键技术的应用,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到2010年,传统工业50%以上的信息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应用率分别达到90%和70%以上,产品数据管理(PDM)应用率达到40%,智能控制技术在流程型生产企业中应用普及率达到60%以上。
  ——建成1—2个电子信息产品基础材料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电子终端产品的制造企业。
  ——建立信息技术培训基地4—6个,培养各级信息技术人才1万人,其中软件开发人才500人。
  一到2020年,传统工业的信息技术装备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30%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电子产品基础原材料生产基地;我省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的电子信息技术及软件开发实现产业化;建成较为完善的信息技术应用服务体系。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