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推荐采用的技术路线
捣固炼焦和配煤技术 木里炼焦煤虽然低灰低硫易于洗选,但因其结焦性较差,单种煤炼焦其机械强度较差;另外,该煤活性偏高,导致焦炭Co2反应性较高,反应后强度较低,不适于现代大高炉炼铁使用。采用捣固炼焦工艺并配以适当比例的其它煤种和部分添加剂,可使焦炭强度和反应性指标满足现代化大高炉要求。在进行工程初步设计之前,尚需采取具有代表性的煤样进行系统的配煤和炼焦工艺试验,寻求最佳配煤方案和适宜的炼焦工艺参数。
复合干选专利技术 为降低和稳定冶金焦炭的灰分、硫分,木里煤须进行洗选处理。考虑青海高寒缺水以及木里煤的易于洗选特性,宜采用我国复合干选专利技术。
4、煤焦油深度加工
(1)煤焦油深度加工的经济规模
煤焦油是一种极复杂的混合物,含有上万种组分,至今已被确定的化合物有500多种。其中很多有机物是生产塑料、合成纤维、染料、橡胶、医药、耐高温材料等的重要原料,因此煤焦化工业以其不可替代性在21世纪煤化工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含量高于1%的组分有:萘、菲、荧蒽、芘、蒽、咔唑、芴、苊、1一甲基萘、2一甲基萘、氧芴及甲酚等十几种。国外从煤焦油中提取的产品达200多种,500多个品级。
由于组分多,含量低,因此只有集中加工才有更高的经济效益。据专家分析,煤焦油深度加工的起始经济规模为20—25万吨/年。我国宝钢可从煤焦油中提取几十种产品,2003年加工煤焦油52万吨,仅次于美国的Koppers公司、欧洲Ruteger公司和日本JFE公司,居世界第四位。
按冶金焦达到年产400万吨规模,自产煤焦油将超过16万吨/年,加上周边地区如甘肃酒钢、榆中钢厂、靖远焦化厂等粗焦油资源,可以达到25—30万吨/年加工规模。
(2)煤焦油深度加工工艺及产品
目前,世界上焦油加工的工艺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以日本为代表的以生产炭素原料及制品为主要目的的加工路线;另一条是以德国为代表的以最大限度提取单体产品为主要目的的加工路线。因此,应视具体的装备、技术条件,兼顾两种工艺路线,尽可能多地生产市场需要的各种高附加值产品。通过煤焦油的深加工,获得轻油产品、工业萘、液体古马隆、古马隆树脂、工业苊、精萘、苯酐、吲哚、联苯、甲基萘、氧芴、芴、精蒽、精咔唑、工业菲、改质沥青、煤系针状焦、苯酚、甲酚、二甲酚、吡啶、喹啉、炭黑、沥青漆、筑路油等数十种产品。
煤焦油化学品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蒽、苊、芘等产品的90%以上仍需从煤焦油中提炼,咔唑、喹啉、噻吩等产品几乎100%仍来自煤焦油产品。其售价每吨1万至几万元人民币。精萘售价约5千元/吨,一甲基萘、日一甲基萘售价每吨2万元左右。进一步加工成精细化工产品,附加值更高。大宗产品沥青产率约为粗焦油的50%,售价每吨1000元以上,如果将沥青加工成针状焦售价每吨5000元左右,都是市场紧俏商品。软、硬质炭黑售价4—5千元/吨。几乎所有从煤焦油提取精制的产品都具有很高的附加值。若年处理粗焦油25—30万吨,预计总销售额可达10亿元人民币以上。总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
|